宋詞典故·文鹢
【出典】 《淮南子·本經訓》:“龍舟鹢首,浮吹以娛,此遁于水也?!睎|漢·高誘注:“鹢,大鳥也,畫其像著船頭,故曰鹢首。”《文選》卷二東漢.張平子(衡)《西京賦》:“于是命舟牧,為水嬉。浮鹢首,翳云芝?!迸f題三國吳·薛綜注:“船頭像鹢鳥,厭水神。”
【釋義】 古代于船頭畫鹢鳥之像,以厭水神,后世常用“文鹢”或“水鹢”代指舟船。
【例句】 好是雪滿群山,玉纖頻捻,泛清波文鹢。(史浩《念奴嬌·親情拾得一婢,名念奴,雪中來歸》1281)這里用“文鹢”代指小船。
宋詞典故·文鹢
【出典】 《淮南子·本經訓》:“龍舟鹢首,浮吹以娛,此遁于水也?!睎|漢·高誘注:“鹢,大鳥也,畫其像著船頭,故曰鹢首。”《文選》卷二東漢.張平子(衡)《西京賦》:“于是命舟牧,為水嬉。浮鹢首,翳云芝?!迸f題三國吳·薛綜注:“船頭像鹢鳥,厭水神。”
【釋義】 古代于船頭畫鹢鳥之像,以厭水神,后世常用“文鹢”或“水鹢”代指舟船。
【例句】 好是雪滿群山,玉纖頻捻,泛清波文鹢。(史浩《念奴嬌·親情拾得一婢,名念奴,雪中來歸》1281)這里用“文鹢”代指小船。
上一篇:典故《文通恨》什么意思|出處|釋義|例句|用典
下一篇:典故《未可俟駕》什么意思|出處|釋義|例句|用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