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明月何皎皎》簡介|介紹|概況
《古詩十九首》篇名。《玉臺新詠》題為“枚乘雜詩”。現在一般認為,此詩當為東漢末無名氏作。關于此詩意旨,歷來有兩種說法。一說是思婦閨中望夫之詞。元劉履說:“舊注李周翰以此為婦人之詩,謂‘其夫客行不歸,憂愁而望思之也。’……今詳其詞氣,大類婦人,當以前說為是。”(《選詩補注》)清張玉榖說:“此亦思婦之詩。首四即夜景引起空曠之愁,中二申己之望歸也。卻從反邊揣度‘客行雖樂,不如早歸’,便覺筆曲意圓。”(《古詩十九首賞析》)一說是游子久客思歸之作。清方東樹《昭昧詹言》卷二說:“《明月何皎皎》,客子思歸之作,語意明白。見月起思,一出一入,情景如畫。以‘客行’二句橫著中間,為主句歸宿。”張庚《古詩十九首解》說:“此寫離居之情。以客行之樂,對照獨居之愁,極有情思。”又說:“因憂愁而不寐,因不寐而起,既起而徘徊,因徘徊而出戶,既出戶而徬徨,因徬徨無告而仍入房。十句中層次井井,而一節緊一節,直有千回百折之勢,百讀不厭。”此詩當為游子思鄉之作。開首二句寫明月夜景,以下寫游子在月光下的活動和思鄉愁緒。游子的形象在月光烘托下,顯得格外鮮明。全詩結構嚴謹,層次井然,語言樸素生動,耐人尋味。
上一篇:《早雁》簡析|導讀|概況|介紹
下一篇:《晚登三山還望京邑》簡析|導讀|概況|介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