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熱血痕》小說簡介|劇情介紹|鑒賞
作者李亮承,四卷四十回,光緒三十三年 (1907) 二月上海作新社印刷、發(fā)行,文中有夾評,回后有總評。
這是一部歷史小說,敘述春秋末期到戰(zhàn)國初期吳越間斗爭故事。陳音和衛(wèi)茜是故事的主角。
周敬王二十六年(公元前494年),越國被吳國打敗,越王勾踐及其許多臣民都被俘到吳國去做奴隸。越國青年陳音的父親也被俘去。這年十月,陳音到吳國去探望。他走到越國邊界西鄙城,看到吳國人諸倫,正仗著其叔父諸無忌(吳國將軍)的威勢,在強奪越國人魏安泰老頭的希世珍寶“盤螭”劍,越國人毛獅子打抱不平,竟被諸倫打死。陳音義憤填贗,連續(xù)三次去諸倫家盜取寶劍,前后殺死六人,均未成功。最后,一個不留名的俠客暗中相助,陳音才得把寶劍送還老人,并贈送旅費,叫他與其孫女衛(wèi)茜立即躲避到越國山陰去。陳音到了吳國都城,看到越俘備受痛苦,甚至國王勾踐也親自給吳王夫差執(zhí)鞭。他找到吳國將軍原楚的府第,看到自己父親正牽馬而出。他尾隨到曠野,趁放馬之際傾訴離衷。不料,馬脫韁繩,闖入原楚別墅的花園,踩了花木,他父親便被原楚活活打死。蒲席一裹,草草埋掉。陳音痛不欲生,乘夜挖出父親尸體,洗去血污,重新安葬。他醮水磨刀,誓殺原楚。終于有一天,他探知原楚外出打獵,便跟蹤而往,經(jīng)過殊死搏斗,終于殺了原楚。他急忙逃離吳國,途經(jīng)太清宮,遇到原越國牙將因傷殘后隱居于此的寧毅。各訴愛國情懷,兩人十分相投。寧毅告訴他,楚國的弓弩甚是厲害,“弩之所向,鳥不及飛,獸不及走”,便勸他去學(xué)習(xí),借此報國雪恥。于是,陳音便向楚國進發(fā)。走到黃坭崗,他遇到強盜蒙勁,正欲強奸其兄蒙杰之妻。他殺死蒙勁,救了蒙杰之妻,護送到濟南其舅父家。他回來在洪澤湖船上,又遇水賊行劫。他制服了水賊。水賊頭目雍洛等竟愿改邪歸正,永遠相隨。同船有楚國右尹王孫繇于之弟王孫無極以及其子王孫建、女王孫秀華,因陳音而得免于難,因而感恩,便帶陳音入楚都,住進自己家中。此時,楚國掌管弩弓的二太子,因為一個希世珍寶翡翠瓶被水賊洪龍劫去,正要調(diào)兵去攻打。急于想學(xué)習(xí)弩弓的陳音,由于王孫繇于的引薦,便帶領(lǐng)王孫建、雍洛等投入二太子的水陸大帥府幕中,任巡綽官。他憑著無比的勇猛與智慧,曾救護楚國大將屈光,先后殺卻洪龍將領(lǐng)洪濤等四五人,并深入巢穴,擒住洪龍,還潛入旋渦,撈上了悲翠瓶。因而他深受二太子的賞識,便住入宮中,管理弩弓隊。從此,悉心學(xué)習(xí)弩弓。
至于衛(wèi)茜,自逃離西鄙不久,因祖父突然生病,耽誤行程,以致又被諸倫追上,“盤螭”又被奪去。祖父受越國關(guān)尹楊祿第的酷刑而死。她沒入諸家為奴。諸倫九姨太見她貌美,怕被奪寵,便設(shè)計陷害,借故把她打得昏死過去,又剝?nèi)ヒ路瑨伒窖┑乩?。幸好有只狗偎倚著,才未凍死。她又被拋入河中,這只狗又啣她上岸,被她干娘救起。她在干娘家中養(yǎng)好身體,便與干娘一起逃往山陰南林去,準(zhǔn)備在干娘內(nèi)侄家暫住。途中遇上強盜賈興與仇三,干娘被拋入河中淹死,自己被賣入妓院。惡小熊孔堅霸占了她。在逼她成婚之際,她用酒壺砸死熊孔堅,乘夜逃出,進入苧蘿村,遇上施夷光。恰巧,施夷光也被熊孔堅逼嫁,得知此事,高興萬分,便認她為姐姐,并讓叔父施良認她為義女。施良護送她去南林,途經(jīng)羊頭堡,被強盜殺死。她撞石自殺,未遂,強盜又來逼奸;正在危急之際,恰巧廣成子巡空而過,雷劈強盜,把她救上崆峒山學(xué)劍術(shù)。
再說陳音。他學(xué)習(xí)弩弓,一連九年,精通其技。于是,便與雍洛一起離開楚國,到齊國濟南去,找到趙平與蒙杰。在團聚歡宴之際,蒙杰突然提起山上一位少年逞兇之事,使陳音馬上想起西鄙那個不留名的俠客,尤其是留給他的那張 “牤山不遠,與子為期”的字條。這樣,他與雍洛、趙平、蒙杰等便一起上牡山。他們在牤山上先經(jīng) “惡戰(zhàn)”,后因讀了晏沖的 “遺書”而明白了真相。原來,不留名的俠客就是隱居在牤山的晏沖,與之 “惡戰(zhàn)”的就是晏沖的兩個徒弟,一個叫司馬彪,另一個就是衛(wèi)茜的哥哥衛(wèi)英。原來衛(wèi)英九歲時,被人拐走,晏沖奪下,便帶到這里來學(xué)藝。陳音聽到的逞兇少年就是他。隨之,大伙即下牤山。而后,衛(wèi)英與司馬彪一起去山陰,尋找衛(wèi)茜。陳音帶著蒙杰等到西鄙。突然陳音看到一張驚人的布告,說是衛(wèi)茜殺了諸倫一家四十余口,奪去“盤螭”寶劍,又殺了越國關(guān)尹楊祿第一家十余口,于是懸賞萬兩銀子,四處捉拿。原來,衛(wèi)茜在崆峒山學(xué)藝已成,廣成子叫她下山為家為國報仇雪恨,而陳音,完全不知道衛(wèi)茜的曲折經(jīng)歷,所以,驚奇莫解。他看望了父親的墳?zāi)梗阆驎M發(fā),而衛(wèi)茜,報仇雪恨之后,也向山陰而去。途中殺了賈興和仇三,在當(dāng)年遭強盜逼奸的關(guān)頭堡,正好衛(wèi)英、司馬彪與盜交戰(zhàn)。她上前相助,從而兄妹相認。衛(wèi)茜追擊殘余強盜,恰巧又與陳音等相遇。群英大聚會之后,衛(wèi)茜去山陰鄉(xiāng)下南林; 陳音、衛(wèi)英、司馬彪、蒙杰等去會稽,找到了已在勾踐處任職的寧毅,申述了自己報國雪恥之志。由于寧毅的引薦,得到勾踐的召見,便任命陳音督練弩弓,兼練水軍,雍洛為輔。衛(wèi)英、司馬彪、蒙杰等均委以重任。這時,夫差殺了伍子胥,勾踐準(zhǔn)備伐吳,須要斬卻一條孽龍和一條毒蛇以振士氣??墒?,未得能人。陳音推薦衛(wèi)茜。為此,勾踐便也暫時不計衛(wèi)茜殺卻楊祿第一家之事,先錄用了她,以后將功折罪。衛(wèi)茜斬卻孽龍,射殺毒蛇,果然軍民歡欣鼓舞。夫差正好帶了精銳部隊去黃池大會諸候。勾踐乘虛進兵。陳音督水軍,衛(wèi)英督陸軍,衛(wèi)茜督劍士,一場大戰(zhàn),殺死吳國的王孫彌庸,迫使其太子自殺。繼之,又在長江邊和松江城挫敗吳軍,把夫差困于陽城。夫差求降,暫時罷兵。但是,夫差繼續(xù)“荒淫酒色,不理朝政”,勾踐再次伐吳。衛(wèi)英為副師,陳音督弩弓隊,衛(wèi)茜督劍士隊,司馬彪、雍洛、蒙杰等均輔助指揮。首戰(zhàn)于大江,殺卻吳將王子姑曹,進而圍困吳軍于笠澤。吳軍利用粗竹筏軟障護營,暗設(shè)機關(guān),可以自由支起與卸下,以致利在速戰(zhàn)的越軍連攻不下。陳音潛水夜探,查清了支卸的總機關(guān),他激于愛國義憤,不計個人安危,便要求排除這個總機關(guān),以便吳軍的粗竹筏和軟皮障失去作用。果然,越軍因此而攻下笠澤,而陳音卻在執(zhí)行這一重任中壯烈犧牲。夫差逃回姑蘇,越軍四面圍攻。衛(wèi)茜仗著“盤螭”寶劍,殺死吳將諸無忌,陳英斬卻吳將季楚,完全消滅了吳軍主力。夫差逃奔陽山,求降未許,終于自殺。衛(wèi)茜耽心西施被勾踐所害,趁勾踐追擊夫差之際,便把西施救出吳宮,潛送山陰南林,使之終老于此。她自己于越軍勝利班師之時,感到“國恥已雪,家仇已報”,也感到勾踐之為人,很快便也隱居去了。衛(wèi)英等一批武將,眼看范蠡出走,文種被殺,便也求閑而去了。
這部小說的主題思想,十分鮮明,作者在首回之前的 《滿江紅》詞中就流露出來。且看:
閑煞英雄,銷不盡填胸塊壘。徒惆悵橫流無楫,磨刀有水。側(cè)注鷹瞵橫太甚,沈酣獅睡呼難起。嘆魯陽,返日苦無戈,空切齒。局中人,都如此,天下事,長已矣! 且抽毫攄臆,撰成野史。熱血淋漓三斛墨,窮愁折疊千層紙。愿吾曹,一讀一悲歌,思國恥!
要求人們“一讀一悲歌,思國恥!”正是作者期望于該書的社會效應(yīng),也就是該書的主題所在。對此,作者在回首“發(fā)凡”中又加以伸說: “人將辱我,我不能預(yù)防之是無謀; 人方辱我,我不能抵制之是無勇; 人既辱我,我不能報復(fù)之是無恥?!弊髡哒J為: “無謀者愚,無勇者怯,無恥者鄙”。這樣的人,“不惟人不恥我于人類,即自問亦不堪以人類自待”。這話,對清代末年正遭受世界烈強不斷侵凌的我國人民說來,確是 “推勘盡致,錐心刺骨之言。” (第一回禮卿評語)所謂“錐心刺骨”,就是深刻地剴切地激發(fā)人們,使之不愚、不怯、不鄙,面對烈強的侵略,能夠有謀、有勇、而且知恥,即敢于“報仇雪恥”。直至該書末了,作者更借大俠晏沖的《四字貼》來一畫龍點睛:“報仇雪恥,是大丈夫”??梢?,作者非常強調(diào)這一主題。
為此,作者塑造陳音和衛(wèi)茜這兩個 “報仇雪恥” 的英雄形象。
陳音,出身于社會低層,自小喜歡練武,“不是躥山逐兔,就是泅水摸魚”。到了二十歲,便學(xué)得通身武藝。就在這個時候,吳越戰(zhàn)爭爆發(fā)了,越國被打得大敗。作者就把他置于這樣一個特殊的環(huán)境中逐步展示“報仇雪恥”者的特色。首先,作者讓他遭遇了這么三件事: 一、他去吳國探望父親經(jīng)西鄙城時,親眼看到了吳國豪紳諸倫欺凌越國平民的事實,激起他的亡國之恨,“納不住心頭火起,一股憤氣直往上沖”。這使他的愛國主義思想受到了具體的磨勵,并且初步表現(xiàn)了他的智勇行為。二、他進入?yún)菄汲菚r,親眼看到了自己的國君與其它被俘者的悲慘情狀。盡管是君王之尊,一旦被人打敗,也只得為人執(zhí)鞭,“低頭而行”,他不禁“霎時面如噴血,連耳根通紅了。”他還聽到種種議論,“有嘆惜越王的,有譏笑越王的……”,真如“刀扎心肝,油煎肺腑”,連腿都發(fā)軟了,也不忍心看下去。隨之,是他自己父親的慘死。他不由 “眼睛一黑”,“昏了過去”。國恨家仇,滿腔悲憤,更進一步激起了他的愛國之情,增強了他誓欲“報仇雪恥”的決心。當(dāng)他打定主意,奮不顧身,準(zhǔn)備殺掉原楚的時候,有一節(jié)描寫月夜磨刀的文字,相當(dāng)出色:
(陳音) 勉強按著痛父的悲傷,進些飲食,到了夜間,帶了牛耳尖刀,去到寓屋后面的溪邊,細細的磨,把刀鋒磨快了,又把刀尖鋒也磨好,連刀背刀柄通身磨得雪亮。在溪邊扯了些亂草把刀拭得明晃晃的,用指頭在刀口上試一試,真?zhèn)€吹毛可斷、剎石立開,心中大喜,掌著刀,默禱道: “刀呀,我自小兒把你佩在身邊,從未離開,今日望你臠割仇人的頭,飽吸仇人之血,你須要替我好好的出力,方不負我平日寶重你的意思?!?br>
雪我大恨,宰我仇人,必須用刀; 刀鋒利了,更能 “臠割仇人的頭,飽吸仇人之血”,自然“大喜”。這“喜”,是悲中之喜,喜在借此可以略解我之怨之恨之憤之怒。此刻,有“水聲嗚咽、”“月色清涼”,更襯托出陳音準(zhǔn)備報仇雪恥的悲壯心情。三、就在陳音經(jīng)過殊死博斗,殺卻原楚,夜宿太清宮的時候,與 “老寧毅擎杯談國事”。這個老寧毅,滿懷忠義,一面對他暢論報仇雪恥之志,“要把國恥兩字鐫在心里,聯(lián)絡(luò)眾心,籌畫遠計,大家在富國強兵上用一番精力,心堅氣奮,艱險不辭”,一面贊許陳音是“分君憂,雪國恥的偉器?!边@無疑使陳音受到一次積極的誘導(dǎo)與鼓勵。此后,陳音通過各種手段,先后 “聯(lián)絡(luò)” 了雍洛、蒙杰、司馬彪、衛(wèi)英、趙平等大批忠義愛國志士,在 “富國強兵” 以至打敗吳國的戰(zhàn)爭中發(fā)揮了極其重大作用。這與寧毅的誘導(dǎo)與鼓勵自然分不開。隨之,他聽了寧毅的指點,為了報仇雪恥,學(xué)習(xí)弩弓技術(shù),就“一心往楚國去”了。以上種種,使陳音的愛國思想及其智勇行為得到多方面的磨勵與表現(xiàn)。此后,在洪澤湖上突然遇盜,卻能化被動為主動,終于打敗了對方;入楚后,探鐵崖、擒洪龍、撈寶瓶等,表明他的愛國思想與智勇行為向著更深縱地發(fā)展。
以上,只是陳音的一個方面。作者還有意展示他的另外一個方面。
當(dāng)他在黃坭崗上救護蒙杰妻子的時候,正是夜深人靜,就這么孤男少婦共處于荒郊無鄰的一室之中。他看到這個少婦“滿臉發(fā)熱”,有一種異乎尋常的神情,便發(fā)出錚錚誓言:“天地在上下,鬼神在四旁,我陳音是個戴發(fā)嚼齒、抑強扶弱的男子漢,稍有虧心,天地鑒察,鬼神不容。”果然,他便與這個素不相認的少婦以兄妹相稱,并讓她騎馬,自己步行,不辭千里跋涉,一路護送到濟南。這里,相當(dāng)充分地表現(xiàn)了他一種光明正大、磊磊落落的氣概,表現(xiàn)了他這個刀不離手的 “報仇雪恥”者更有另一種寶貴性格。還有更值得注意的,是在前已提及的 “探鐵崖”之時,他于綠楊深處突然聽到有人高歌: 開始是“嘆王綱之解紐”; 繼之是嘆 “豪杰具有雄才兮,每遭時之不偶”; 終之是自嘆“生不逢其時兮,急急如喪家之狗”。他知道是一種由于“時命所限,雖有奇材異能從何表現(xiàn)”者的悲憤之音。這里隱藏著的必是個年老英雄。盡管重任在身,戰(zhàn)機緊迫,他還是“趁著歌聲尋去”,準(zhǔn)備“同他談?wù)??!彼J為,如果能夠“把他牽引出來干功立業(yè),豈不是椿美事”。果然,高歌者是個“通經(jīng)史”、“愛刀槍”,且能“馬上縱橫,水中起伏”的英雄人物,名叫趙平。經(jīng)過他的勸說動員,終于出來效力,先協(xié)助楚國攻破洪龍巢穴的 “拱衛(wèi)”要地鐵崖,在剿滅洪龍的戰(zhàn)爭中立功; 而后,又協(xié)助越王督練水軍,在打敗吳國的戰(zhàn)爭中出力。看來,陳音不但能夠認識人才,而且具有愛護人才、引薦人才的高尚風(fēng)格。有的人往往見英雄而不識,反而笑之罵之,或者固然識之,卻又忌之嫉之,從而害之,而陳音,從國家大事著眼,期望英雄人物能夠“干功立業(yè)”。這確是一種“賢宰相”的寬廣胸襟。作為一個武夫,這就顯得更為可貴。
陳音,決不只是一個普通的 “報仇雪恥”者形象,而是一個具有多種素質(zhì)的英雄。當(dāng)他學(xué)成弩弓之技,回到越國參與伐吳戰(zhàn)爭的時候,自然也就表現(xiàn)了一種非凡的氣概。他不僅沖鋒在前,殺敵爭先,而且敢于在江口獨力截擊吳王夫差的主力; 尤其是在吳越戰(zhàn)爭的決戰(zhàn)階段,他便不顧個人安危,毅然前往破除吳軍的粗竹筏軟皮障。當(dāng)時,連越王勾踐也認為“太險”,加以勸阻,他卻認為,如果拖延時日,“國恥何日能雪,大仇何日能伸?”他完全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,豪邁地發(fā)出錚錚誓言:“但得國恥盡雪,大仇克報,臣雖死九泉亦螟目!”果然,他就在這一關(guān)鍵戰(zhàn)役中功成而身死。在生命彌留之際,他仍是手指戰(zhàn)友,速去“助戰(zhàn)”;人們趕來的時候,他留下一句遺言,就是“休忘國恥!”陳音,作為一個“報仇雪恥”者形象,就這樣聳立在讀者面前。
衛(wèi)茜,“先祖曾有人授過武職”,但到她這一輩家道已經(jīng)衰落。她父母早已雙亡,一個姐姐和一個哥哥相繼病故與失蹤,只是與祖父“朝夕相依”。這樣的身世,自然不大會有一般女孩子那樣的嬌、驕之氣。由于諸倫奪劍,致使祖父被投入監(jiān)牢,以致受酷刑而死。她自己被判為諸家作奴。亡國的辛酸,破家的悲慘,直接鑄就她“報仇雪恥”的性格。她發(fā)誓“立定這報仇的主意”,要“時時刻刻以報仇為事”。此后,諸倫八姨太的誣陷,干娘的慘死,強盜的迫害,使她這么一個尚未成年的女子,由于亡國破家,就這樣遭受接二連三的磨難,其怨憤自然是愈積愈深,其“報仇雪恥”的欲望正如蘊藏在火山底層的巖漿,一有時機,自然便要噴爆而出。唯此之故,當(dāng)她學(xué)成劍術(shù)而回到西鄙之時,一夜之間,便把吳國豪紳諸倫家的四十七口和越國關(guān)尹楊祿第家的十二口統(tǒng)統(tǒng)殺光。特別是諸倫家,直接迫害過她的“諸倫及伊第八妾殷氏、第九妾楊氏和第十妾粉蝶兒、管家婆馬氏”,等等,全部“臠割,血肉狼藉”。這,正是她“報仇雪恥”欲望的初次然而又是集中的表露。接著,她在山陰古廟里摔死毛賊賈興和仇三,在羊頭堡接連殺卻好幾個強盜,也都是“雪恥”欲的發(fā)泄。而后,她以“待罪之身”(因為殺了越國關(guān)尹楊祿第一家),仗著自己高超的劍術(shù),奮勇殺死一條毒蛇和一條毒龍,極大地鼓舞了越國軍民,改變了越國 “軍心久怯”的局面。這都是她“報仇雪恥” 的重大行動,對越國的伐吳之戰(zhàn)無疑起了極大的作用。接著,衛(wèi)茜便投身于先后兩次的伐吳之戰(zhàn),先后殺卻吳國大將王孫彌庸、王子姑曹,并憑著她滿懷“報仇雪恥”氣概,仗著“盤螭”寶劍,依靠仙傳的劍術(shù),先挫敗莫邪寶劍,使之飛向空中,“瞥然而沒”,隨即斬了諸無忌;接著,又把季楚手中的吳鴻、瀘稽兩鉤斬為四段,致使“季楚張皇失措”,便一劍斬之。吳王夫差不得不悲嘆:“孤屢被圍困,賴以逃脫者,均賴此兩般神物,一旦喪失,孤不免矣?!辈痪?,便自殺。越國的伐吳之戰(zhàn),終于得到徹底勝利,衛(wèi)茜無疑起了重大的作用。然而,作為勝利者的衛(wèi)茜,畢竟不是一般世俗的將軍,盡管如越王勾踐所說的,她“屢立奇功”,應(yīng)當(dāng) “厚加封賞”; 但是,她卻于此時毅然地留了一張柬貼,表示: “國恥已雪,家仇已報”、“孑身來往,戛然一笑”,便飄然而去,不知所終。
在《熱血痕》一書中,除了陳音、衛(wèi)茜這兩位最有代表性的“報仇雪恥”英雄形象,還有衛(wèi)英、趙平、蒙杰、司馬彪以及雍洛、陳繼志、寧毅、劉穎等。他們都為越國的伐吳戰(zhàn)爭立了大功。都堪稱為“大丈夫”。然而,他們在戰(zhàn)爭勝利之后,眼看走了范蠡,殺了文種,認識到越王勾踐,“嫉功妒能、難為相處”,很快便都退隱山林,棲身漁樵?!皥蟪鹧u”,原來為的是國家與民族,不是為的個別國王,更不是為的自身的榮耀,所以,該書的結(jié)尾也就完全避免了那種功成名遂便接受加官晉爵之類俗套。
該書還有一個特色,就是描繪到一些極其次要的即使是一閃即逝的人物時,往往也寓意頗深,妙處橫生,讓人從中得到不少的啟示。且以一些小官僚形象為例。西鄙鎮(zhèn)的里正,知道殺卻原楚的陳音住在鼎新客店時,便指店主人為“窩藏刺客”,“罪名可了不得”;當(dāng)?shù)曛魅恕跋蛩緡A税胩臁保瑴?zhǔn)備向他行賄時,他便“忽而點頭,忽而搖頭,忽而皺眉,忽而嘆氣”; 而當(dāng)?shù)曛魅恕皩⒁粋€包裹塞在他手里”時,他便激昂慷慨地說:“我與你,至交好友,這是天大禍?zhǔn)拢也惶婺愕⒋﹥?,如何對得住平日的交?”繼而又轉(zhuǎn)過口氣:“銀錢值個狗屁!”繼而又轉(zhuǎn)過口氣: “只是,我若是不收下,你又不放心……”且看,明明是乘人之危,以權(quán)謀私,又要標(biāo)榜“交情”,裝成不肯謀私,一個芝麻綠豆式的官僚的丑惡心態(tài),便暴露得何等充分。又如越國關(guān)尹楊祿第,要逼使衛(wèi)安泰承認自己潛入諸倫家盜劍殺人一案,既說: “看你這個樣兒,如何上得了那樣高的房屋,殺得了許多的人,依情理想來,定然不是你做的事?!庇终f:“卻是你乘夜逃走,現(xiàn)被拿回,寶劍又明明在你身旁,依情理想來,又定然是你做的事”。就按照他自己的“情理”,明明是自相矛盾;既然如此,卻又不去調(diào)查研究,實事求是地辦案,而是屈從于吳國人的淫威,輕率地動用大刑,把衛(wèi)安泰折磨致死。這里,也不過寥寥數(shù)筆,一個毫無民族氣節(jié),任意草菅人命的小官僚形象,便也躍然紙上。又如云夢城的駐防長官盧伯,一知道上頭的斗元帥將要到來之際,立即“傳齊哨弁,正言厲色”地吩咐下去: 首先,“諸位須知道,此回是個大差,與往常的差事不同”; 為此,迎接時“要把旌旗兒弄得齊齊的,刀槍磨得亮亮的,衣甲要鮮明,船只要整潔”; “還有一莊頂要緊的事,大隊到時唱名迎接要提起中氣,放開喉嚨,跪下去要一字兒排齊,站起來要一字兒立好……”等等。究竟為什么要搞出這么虛偽的一套呢?他自己說: 只要大帥見了 “含笑點頭”,“升官發(fā)財就不難了”。這里也不過是利用幾句“自白”,就把官場中那種虛偽奉承以求升官發(fā)財?shù)谋举|(zhì)揭示出來了。以上種種,全是描寫小官僚中的丑態(tài)。然而,這難道僅僅是春秋戰(zhàn)國時代的現(xiàn)象嗎?一般讀者恐怕都不會這么想的?!敖杷酥票?,澆自己之壘塊”。作者分明是在搞一種形象化的 “時評”。
這部小說,語言簡煉,而且雅正,并無明清小說中常有的低級趣味以至庸俗的噱頭之類。結(jié)構(gòu)也嚴(yán)整,從越國戰(zhàn)敗,英雄人物萌發(fā)“報仇雪恥”的欲念開始,以越國戰(zhàn)勝,英雄人物或犧牲或歸隱結(jié)束; 自始至終,頭緒單純,主要以陳音和衛(wèi)茜的經(jīng)歷為中心線索,把一系列人與事串連起來; 而陳音和衛(wèi)茜這兩個人物,大多數(shù)場合都是一來一往,輪流出場,所以,全書給人鮮明的 “一線穿卻”之感。
至于該書的不足之處,主要有兩點:一是,有些地方略有偏離主題之嫌,如第十一回至二十回,整整占了全書四分之一的篇幅,描寫的是楚國二太子與水賊洪龍爭奪寶瓶的戰(zhàn)爭,陳音只是二太子手下一個小小的巡官,雖然有擒洪龍、撈寶瓶之功,表現(xiàn)了他的神勇與機智,畢竟是一個次要角色; 在這里,作者化了過多的筆墨,去描寫楚國二太子與洪龍雙方眾多的人與事,這些對“報仇雪恥”這個主題到底關(guān)系不大。二是,衛(wèi)茜這個主要英雄形象,寫得比陳音遜色。前半階段,在她為奴、被盜等一系列遭遇中,基本上是一個“柔弱女子”的形象。作為一個未來的英雄,似乎略有不足之感。至于上崆峒山學(xué)法,又去西鄙城報仇,事甚重大,卻全是側(cè)筆,幾句帶過,給人印象不深。此后的一些正面描寫,主要如落雁峰下殺孽龍、誅毒蛇;在伐吳戰(zhàn)場上挫敗莫邪寶劍,斬斷吳鴻、滬稽兩鉤以及接連殺卻吳國眾多將領(lǐng); 還有于攻破吳都之際送西施潛回紹興南林,一夜之內(nèi)“轉(zhuǎn)回吳都,天尚未明”;等等。這些都帶有半人半神的色彩。不得不說,這使現(xiàn)實主義精神受到了損害。
瑕不掩瑜。個別部分的失誤,并不妨礙大體上的成功。在當(dāng)時的不少歷史小說中,從思想與藝術(shù)諸方面來考察,這總是比較優(yōu)秀的一部。在今天,我們?nèi)钥梢詮闹惺艿讲簧俚慕桃妗?
上一篇:《清平山堂話本》小說簡介|劇情介紹|鑒賞
下一篇:《熊龍峰刊行小說四種》小說簡介|劇情介紹|鑒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