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林蘭香》小說簡介|劇情介紹|鑒賞
題“隨緣下士編輯,寄旅散人評點”。書凡六十四回。寄旅散人的批語和的序文,多次提到《金瓶梅》,卻從未涉及《紅樓夢》,推測書當作于《金瓶梅》之后,《紅樓夢》之前。筆者認為作于康熙后期。有道光十八年 (1838) 年本衙藏版本。
從首回和末回遙相呼應的敘說和感慨中,可以看出 《林蘭香》 的創作緣起和旨意。首先,作者對于“幽閑貞靜,堪稱國香者”的女子,“不得于夫子,空度一生”的悲劇,頗為憤慨不平。為此,他要“借夢夢空空之事”,為幾個德才兼備又 “悠忽畢世” 的女子樹碑立傳。其次,通過耿府的盛衰際遇,作者不止意在批判封建末世社會的弊病,且要形象地闡明人生如夢的思想,小說“第一回以邯鄲候開場,第六十四回以邯鄲道結局,以夢始終者也。” (夾批) 如此構思,無非是為了宣揚一切“總皆梨園中人,彈詞中人,夢幻中人也,豈獨林哉,蘭哉,香哉!”最后,作者創作《林蘭香》也是為了鼓吹其“隨緣而已”,“隨遇而安”的處世哲學; 而這種“與人無忤,與世無爭”(小說對宣愛娘的贊詞)的處世哲學,與人生如夢的色空觀念,又是緊相聯系在一起的。
《林蘭香》所敘故事,發生于明王朝的都城北京。小說從明仁宗洪熙元年(1425)寫起,直到嘉靖八年(1529) 為止,歷經八朝共一百多年。全書的故事梗概是這樣的:
明初開國功臣泗國公耿炳文支孫耿朗,考校優等,虛授兵部觀政,待二十歲后方可授職。正欲與已聘副御史燕玉之女夢卿成婚,官浙江正典試的燕玉突遭冤獄,以 “疏忽殆玩” 罪,被捕入獄,擬議 “邊遠充軍”。其女夢卿上疏,“乞將身沒為官奴,以代父遠竄之罪”,即蒙允準。耿朗乃另娶林御史之女林云屏為妻。不久,燕玉于銜冤病死后又得平反昭雪,其女夢卿亦隨之得赦。議婚者紛至,而夢卿堅執仍嫁耿朗,甘作側室。宣節,原官主事。因有族弟宣惠家貧,又將赴科考,宣節憫其 “家計艱難,又蒙考試之歲”,即周濟白銀百兩,“一則治理家內用度,二則預備場屋所需。”不料宣惠竟以此行賄考官,事發之后,御史茅球借機營私,制造冤獄,將本無干涉之人強行牽連,誣告宣節 “掛誤”罪。受審時,宣節“未免受些屈辱,及至革職回家,一氣病倒,不半月已作古人矣?!毙澲異勰?,在這樣的情況下嫁給耿朗作了三房。耿朗的四房叫任香兒,其父任自立本為放高利貸、開當鋪和布房的奸商,有錢有勢。洪熙皇帝上賓的當晚,因失火,布鋪燒盡,任自立被官府 “拿了去,說天子駕崩,人心慌亂,萬一奸兇乘勢,豈不有關大事?要從重治罪,以警愚頑?!庇谑?,任家送重禮,施賄賂,通關節,托人情,結果傾家蕩產,仍不能出獄。后來聽說耿府可以說情,遂將女兒任香兒喬扮侍女,送于耿家。任自立出獄后,香兒便嫁給耿朗。五房平彩云,本亦官宦之女,因父親已死,家道衰敗。而惡霸東方巽又唆使歹徒用薰香將彩云蒙昏,劫去欲行凌辱。適為俠士赫連照所遇,殺死歹徒,救出彩云。因不明彩云來歷,赫連照便將彩云送至一熱鬧庭院而去。彩云醒后,知是耿府,便嫁給了耿朗。至是,耿朗一妻四妾,家道正盛,仆婢滿堂,備極奢靡。五妻妾中,燕夢卿不止德貌雙美,又善詩能書。敬上恤下,最為賢慧。無奈耿朗才質不過中等,性又貪戀酒色,多疑又少主見。他又認為 “婦人最忌有才有名。有才未免自足,有名未免欺人,若不裁抑二、三,恐將來……不能相下?!庇谑枪⒗视幸鈮阂郑寡鄩羟渥笾в医I,難以自容。夢卿直言規勸,耿朗由怕聽而厭聽。加上任香兒的恃寵挑撥中傷,耿朗便不再理睬夢卿,夢卿終于含冤飲恨,憂傷而死。耿朗后因從征獲勝升了官,可是四十歲便突然病死。五個妻妾,夢卿、香兒、彩云死于耿朗生前,云屏、愛娘卒于耿朗身后,幸賴夢卿陪嫁侍女春畹(夢卿死后,亦為耿朗之妾)將夢卿所生兒子耿順撫養成人。耿順有功于國,又襲了泗國公爵位,一時家道中興。耿順緬懷母德,特建小樓一座,陳列諸母之遺物,以期傳之久遠。不料冬夜一場大火,焚燒凈盡,耿家舊事無人傳說,僅借戲文《賽緹縈》和彈詞《小金谷》的演唱,“流傳天下樂閑人” 而已。
綜觀《林蘭香》的故事情節,它是以耿朗、耿順父子二代的興衰史為中心,旁及朝廷中的忠奸斗爭,地方上的叛亂。比如,御史茅球借科場舞弊案陷害御史燕玉;兩儀山彭氏三兄弟的作亂;耿順奉旨征甘涼;土木堡之變后內監石亨、曹吉祥的暴動等等。上自皇帝、貴族、官僚、將軍、內監,下至高士、商人、俠客、妓女、妖人、惡霸之流,全書各色人物超過三百; 其中最多的則是貴族之家的僮仆侍婢。作者的構思和結構特點是,用五十六回書詳傳耿朗在二十四年中的故事,另用八回書 “特傳耿順,以著燕、田 (耿順之生母和養母) 余美。”小說的主人公是耿朗及其六妻妾,即林云屏、燕夢卿、宣愛娘、任香兒、平彩云和田春畹,他們的家庭生活和矛盾糾葛,諸如夫妻的歡愛、反目,諸妾的明爭暗斗等等,則是小說情節主線。作者敘閨中之事詳切,著意于六個性格迥異的女子的刻畫。但是,通過耿府二代的興衰變化,以及封建末世種種世態的真實描繪,小說不止指責了奸佞,鞭撻了匪類,批判了世風,也揭示了矛盾重重、內外交困的貴族階級必然沒落的歷史命運。
《林蘭香》是肯定一夫多妻制的,這當然毫不可取。但是,小說通過耿朗六妻妾的復雜而微妙的關系,特別是燕夢卿的悲劇性格和悲劇命運,又充分暴露一夫多妻制的罪惡。在第十三回中,作者借林夫人之口指出:“自古及今,有多少郎才女貌,被那愚父愚母執固不通,做壞事體。大則生死相關,小則淫私紛起?!?br>
作者贊賞那些恪守封建倫理道德,且德言工容兼美的婦女。為此,他傾注感情地塑造了燕夢卿和田春畹的形象,作為理想婦女的典范。夢卿在即將出閨成大禮之日,父親突然被誣下獄。于是,她自愿與耿朗解除婚約,代父入獄。在冤獄平反之后,她又甘作二房,不另嫁他人。平日,她 “言不輕發”,“事不必專”,“在眾人身上真心真意,無些些虛假”。丈夫聽信讒言,懷疑她,冷淡她,她怨而不怒;甚至“夫妻反目,猶然割指醫病”。她信奉這樣的教條:“夫者,婦之天。萬有不齊之物,皆仰庇于天。婦人一生苦樂,皆仰承于夫”,決不“議夫之是非”。田春畹盡心撫養耿順,她可謂夢卿的影子和替身。誠如批者所贊:“春畹為侍女是賢侍女,為妾是賢妾,為妻是賢妻,為母是賢母。”作者把燕、田這樣的封建淑女,奉為理想人物,極盡歌頌之能事,顯然不足為訓。不過,與此同時,作者又高喊: “閨閣淑嬡即我朋”,“說著芳蹤齒亦芬”; 對于壓仰婦女才能,戕害婦女身心的封建理義,以及耿朗的夫權思想,在小說中亦作了無情的批判,表現了為婦女鳴不平、爭平等的民主思想。
在藝術上,作者創作 《林蘭香》,不止效法明代“四大奇書”,且有超越其上的雄心壯志。在序中評曰:
近世小說膾炙人口者,曰《三國志》,曰《水滸傳》,曰《西游記》, 曰《金瓶梅》。 皆各其奇, 以自成為一家, 惟其自成一家, 故見者從而奇之。使有能合四家而為之一家者,不更可奇乎? 偶于坊友處睹 《林蘭香》 一部,始閱之索然,再閱之憬然,終閱之憮然,其立局命意俱見于開卷自敘之中; 既不及貶,亦不及褒,所愛者有 《三國》之計謀而未鄰于譎詭,有 《水滸》之放浪而未流于猖狂,有 《西游》之鬼神而未出于荒誕,有 《金瓶》之粉膩而未及于妖淫,是蓋集四家之奇以成為一家之奇者也。
此評,雖有溢美之詞,亦不無道理?!读痔m香》確是一部既有獨特的藝術個性,內容又有一定社會意義的章回小說,值得另眼相看。首先,《林蘭香》是一部世情小說,它走的是《金瓶梅》的創作路子,但又有所推陳出新,在許多方面可說開了 《紅樓夢》 的先河。其次,《林蘭香》不止具有 《金瓶梅》之奇,也兼有 《三國》、《水滸》和 《西游》 的某些特色; 不過并沒有達到 “集四家之奇以成一家之奇”的美學高度。作者在著重描寫世情的同時,又采用了歷史演義、英雄傳奇和神魔小說的筆法,敷演了一些故事。但這樣做并沒有給它增添思想和藝術上的光彩,反而出現了不少敗筆。第三,作者的駕馭語言的能力是相當高超的,無論是用“文有甚深,語不甚俗”的語言,還是比較純凈的白話,皆有極強的藝術表現力。試舉一例以見一斑:
(康夫人) 一日晚間,偶然睡不著,臥在床上。聽得窗外低低有人說話,先是管茶的海氏道: “索嬸娘,你把門戶都鎖了,正好與風姆姆安息去罷。西院的兩位奶奶正在下棋,我和井姐姐還不知要等到幾時?!彼鲖寢尩溃骸暗茸魇裁?我將茶水交給童大娘就是了。我沒見待小主子比老主子還用心!” 海氏道: “寧欺老,別欺小。小主子處處認真,如何大意得?”索媽媽道: “可惜二娘,好一匹綾子尺頭兒短。(批云: 此痛語也。)若多活些時,我們亦多受些好處?!焙J系溃?“正是好人不長壽,禍害幾千年。”(批云: 此不平語也。) 兩人正說著,又聽得風婆子亦插嘴道:“黃梅不落青梅落,象我這老朽,便替死了亦是愿意?!?批云: 此忿語也) 海氏道: “金磚何重,玉瓦何薄? 西院待你極好,為何亦偏護二娘?” 風婆子道: “哎呀! 好狗護三鄰,好人護三村。我雖年老,難道就捧著屁股作嘴不成? 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。若還不報,時辰未到。你看他橫行到幾時?”索媽媽道:“路上說話,草里有人聽。向燈的也有,向火的也有。人心隔肚皮,似你這瘋瘋顛顛,信口開河的,不怕太歲頭上動土?”風婆子咂著嘴道:“我是上墳的羊,任憑他去了。那象你們捧著卵子過河。你看滿院子內那一個不是你癬瘡藥的,自掃門前雪,那管他人瓦上霜。誰與誰有仇,定要送我棺材座子? 除了綠姑娘穿青衣抱黑柱,那是不得不然,其余別人幫虎吃食的雖多,吃王莽的飯,干劉秀的事,卻亦不少,怕他怎地?”三人正說著,又聽得井氏走來說道: “天已二更了,是神的該歸廟,是鬼的該歸墳了?!?海氏道: “還早呢! 你也來趕個火兒?!本系? “不到高山,不顯平地。今日聽得外面商議,清明節要給二娘上墳。似這樣平打米賽吃飯的勾當,你們愿意么?”風婆子、索媽媽、海氏一齊道: “怎么不愿意? 瓜子兒不飽是人心,知恩報恩,自當如此。”井氏道:“前人灑土迷后人的眼,其實與二娘有何益處?”索媽媽道:“行下的春風望下的雨,若是別人,只怕要變王媽媽家的貓了。千里送鵝毛,物輕人意重。每人出不了百十文錢,便作成許多體面,豈不強似過東廟里拜佛,西廟里燒香?”井氏道: “眾嬸娘曾說這個事是姜太公釣魚,愿者上釣。”風婆子道:“這又是那老歪刺骨扯淡的話了。如果有不愿意的,除非是又養漢又撇清,象李名的老婆?!?井氏道: “正是,恐怕西院的不出?!?海氏道: “胳膊扭不過大腿去,又都不是吃奶的孩子,難道連天日亦不知?”索媽媽道:“幾個人出亦不多,不出亦不少。你修的你得,我修的我得,不修的不得。我們全不必管他?!?是時四個人唧唧噥噥說了好一會方散。
在深切世務人情方面,《林蘭香》與《金瓶梅》堪稱藝術功力不相上下的奇書。筆者以為,誕生于《金瓶梅》之后的 《林蘭香》,從創作思想到藝術方法,從題材內容到人物塑造,從結構、語言到細節描寫,無不深得《金瓶梅》三昧。作者以小說中的三個主要女子的姓名組合成書名,這是取法乎 《金瓶梅》的明顯例證。但《林蘭香》借鑒《金瓶梅》,絕不僅僅表現在小說的命名上。當然,《林蘭香》也不是亦步亦趨《金瓶梅》,它有所繼承,有所揚棄,也有所創新,在某些方面做到了青出于藍,蟬蛻于穢。
《金瓶梅》是取材于現實生活的百回巨著,它通過一個特殊家庭的興衰史和罪惡史的如實描寫,涉及到16世紀封建社會的方方面面,反映了一個時代?!读痔m香》同樣取材于現實生活,通過一個特殊家庭的興衰史的如實描繪,涉及到清初社會的各個領域。它與 《金瓶梅》一樣,亦因耿朗一份人家,寫了好幾份人家,并概括了一個時代。
1930年,法國的弗朗茨·庫恩節譯的《金瓶梅》,書名題為《金瓶梅:西門慶與其六妻妾的奇情史》。說西門度與其六妻妾的縱情色欲是一段“奇情史”,這并不恰當。因為,西門慶與其六妻妾的夫婦生活,奇則“奇”矣,卻無“情”可言?!读痔m香》則名符其實,可謂“耿朗與其六妻妾奇情史”。寄旅散人評得好:“世家貴胄未有不好色者。林、宣、田,色之正者也; 平,色之淫者也; 任,乃淫而妖者,故耿朗迷惑于香兒?!弊髡叩母呙?,在于既寫出了耿朗之“好色”,以及 “迷惑于香兒”,又重彩濃墨地描繪了林、宣、田與耿朗的夫妻情愛,以及“色之正者”與“色之淫者”和“淫而妖者”之間的復雜微妙關系;既渲染了耿朗與其六妻妾的“奇情”,又不象《金瓶梅》那樣津津樂道西門慶與其六妻妾的靡爛性生活。
《林蘭香》繼承了《金瓶梅》按照生活本來的樣子,描摹西門家的日常起居,飲食筵宴,社會交往,婚喪禮儀,以及夫妻、妻妾、諸妾和主奴之間的錯綜復雜的矛盾斗爭的傳統,在這些方面充分顯示了現實主義的深刻表現力。所不同的是,耿府的日常生活,特別是耿朗與六妻妾的歡愛和反目,以及六妻妾之間的暗斗苦爭,與西門慶家相比較,趣味有雅俗之分,格調有高下之別,前者不乏詩情畫意,令人神往,促人反思; 后者則齷齪不堪,叫人惡心。同樣是賞雪、品花、聽歌、觀戲、游園,耿朗家與西門慶家,其情趣的格調的雅俗、高下是顯而易見的。至于耿朗六妻妾的聯韻、評畫、賽棋,以及丫鬟們的彈琴說劍和相撲戲耍,更是《金瓶梅》中那些淫娃蕩婦所望塵莫及的。在日常生活的風雅化,以及百科知識的藝術化方面。筆者以為,《林蘭香》對《紅樓夢》是很有影響的。
《林蘭香》有《金瓶梅》之粉膩而未及于妖淫。書中亦有淫穢描寫,但不僅數量極少,且適可而止,不象《金瓶梅》那樣帶著欣賞的態度連篇累牘地渲染“男女之媾精”丑態。寄旅散人評中指:“試思男女之未媾精之前,是何等情致;既媾之后,是何等意味,不言可知矣?!彼€曾指出:“看春畹在東一所一段,比春梅游舊家池館如何?一貞一淫,既不足以相擬,而凄愴悲涼亦復過之。”正由于作者對男女的性心理和性生活的藝術處理恰到好處: 既能暴露“淫蕩者”的惡行丑態,又不致于落入欣賞“男女媾精”的不堪境地。因此,《林蘭香》中寫諸妻妾的日常生活,時時洋溢著一種優雅的情韻,令人賞心悅目。即使寫諸妾的苦相爭斗和擅寵希權,亦能啟發人們反思封建貴族之家和一夫多妻制的種種弊病。
張竹坡《金瓶梅讀法》指出:“一部分書中,上自蔡太師,下至侯林兒等輩。何止百有余人,并無一個好人,非迎奸賣俏之人,即赴勢趨炎之輩”。《金瓶梅》 中確沒有一個好人,充斥著 “混帳惡人”、“奸險好人”、“浮浪小人”、“癡人”、“狂人”、“蠢人”,以及“不是人”和 “枉為人”的人?!读痔m香》則不然,可說善良、正派的人多于作惡、沒良心的人。在耿朗的六妻妾中,林、宣皆是有情有義的賢妻良母,燕、田更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女子,即使任、平,雖有壞心和過錯,亦不能與金、瓶、梅之流等量齊觀。至于耿朗,當然也不可與西門慶相提并論。正因為如此,《金瓶梅》中,只有黑暗、丑惡和淫亂。而《林蘭香》中,除了黑暗、丑惡和淫亂之外,還有真、善、美和光明。在這方面,《林蘭香》對 《紅樓夢》 當亦不無啟迪。
《林蘭香》誕生于康熙后期,早于《紅樓夢》半個世紀。盡管目前尚無材料可以證明,曹雪芹在創作《紅樓夢》之前曾閱讀過《林蘭香》,若把這兩部小說作一比較,不難發現它們在許多方面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。
《林蘭香》雖有不少觸及時政的情節和人物,亦不乏怨世罵時的篇章,但全書以耿府兩代的興衰變化為背景和線索,主要筆墨放在記述閨友閨情上,著意刻畫耿朗及其六妻妾的不同性格和命運,突出描繪了燕夢卿的悲劇?!读痔m香》可謂“談政”與“談情”相結合,又以 “談情”為主的世情小說,它的這種藝術構思,脫胎于《金瓶梅》是無可懷疑的; 而對《紅樓夢》的影響,也是顯而易見的。至于《林蘭香》所鼓吹之“情”,雖與晚明的“情至”觀念亦有一脈相承之處,但主要是“止乎禮義”之情。這種被作者目為真正才子佳人之情,又主要表現在夫婦、妻妾、諸妾關系方面的恪守封建倫理道德。《紅樓夢》“大旨談情”,其情的內涵卻與《林蘭香》相反。它雖包有“止乎禮義”之情,主要卻是鼓吹“意淫”,即“情至”觀念的新發展。而這種異于一般才子佳人之情,又突出了反映在寶玉與 “群釵”對于封建主義的懷疑和叛逆上。
眾所周知,《紅樓夢》在“夢”上做足了文章,全書三十余個夢境描寫,不止對“大旨談情”很起作用,且極富藝術魁力。元、明和清初的戲曲家在 “因情成夢,因夢成戲”方面,積累了豐富的經驗。這對于 《紅樓夢》的夢境構思和描寫,當然是很有啟迪的?!督鹌棵贰芬灿袎艟趁鑼?,但它在小說的總體構思中并不占重要地位,描繪亦不出色。就章回小說而論,在夢境的構思和描寫方面,對《紅樓夢》有巨大影響的作品。當推《林蘭香》。
“第一回以邯鄲候開場,第六十四回以邯鄲道結局,以夢始終者也。”《林蘭香》 中重要的夢境描寫就有七八次之多,如耿朗在軍營中的兩次驚夢,林云屏彌留之際夢見夢卿,平彩云夢中和詩,楊夫人夢見白豬躺在夢卿門外,耿順夢游“藍田舊府”,……特別引人注意的是,夢境描寫成了作者刻畫女主人公燕夢卿悲劇性格,暗示其悲劇結局的重要藝術手段。誠如寄旅散人在第三十七回回末評中所指出的:
夢卿之將嫁也,示之以夢; 其將死也,又結之以夢,所謂以夢始終者也。中間第三十一回之夢,夢替死也,而夢卿之節義見此回。第二次之夢,夢救生也,而夢卿之才智現。至于現形后之夢,夢勖夫也,而夢卿之品地現。第六十回之夢,夢訓子也,而夢卿死后靈明現。第三十九回之夢,夢慰親也,而夢卿生前死后之心思俱現。嗟乎,此其所以名夢卿也歟!
《林蘭香》的夢境構思和描寫,在兩個方面看來對《紅樓夢》是不無啟示的。其一,是夢境對人物的性格和命運所具有的象征意義,比如第五回、第三十一回、第三十五回和第三十七回中的夢境描寫,限于篇幅,恕不舉例說明。其二,是耿順夢游“藍田舊府”的具體描繪,當人們讀到作者精心描繪的這個夢境時,會自然地聯想到《紅樓夢》第五回。耿順夢游“藍田舊府”,與寶玉夢游“太虛幻境”,雖然一個身在呂公祠內,由已死的老家人導引;一個則睡在秦可卿的牙床上,由可卿之魂帶路,但作者對入夢和出夢的處理,簡直如出一轍。至于夢游的具體內容,當然各有特點。相比之下,《紅樓夢》更富于浪漫主義色彩,更豐富多彩而引人入勝。在小說的藝術結構上,耿順夢游“藍田舊府”,主要在于總結全書,與第一回以邯鄲候開場遙相呼應,突出了世間一切“總皆梨園中人,彈詞中人,夢幻中人”的色空觀念。而寶玉夢游“太虛幻境”,則通過偷看“金陵十二釵”的冊子,聆聽“紅樓夢”十二支曲子,運用象征主義手法,介紹了“金陵十二釵”的性格、命運和歸宿,并以 “太虛幻境”這個天上的神仙世界,來映照人間的 “大觀園”這個女兒國。
在人物塑造上,《紅樓夢》素以眾多和精細著稱,筆者認為,最能顯示其藝術功力,又富有藝術魅力的地方,一是“特犯不犯”的熟練運用; 二是十分重視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; 三是通過多種途徑和角度,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,對主要人物性格進行介紹和評說; 四是借用詩詞曲賦渲染、襯托人物特有的風韻情趣。令人驚訝和感興趣的是,在這些方面,《林蘭香》已經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就。比如,同為世家公子,耿朗、耿順父子的性格,就同中有異; 耿朗、耿服兄弟的為人,亦相差甚遠; 耿朗與張大張、王尊王之流,更是涇渭分明。至于耿朗的六妻妾,雖生長在同一個時代,生活于同一個家庭,由于出身、教養有別,經歷、遭遇不一樣,她們的性格或同中有異,或迥然不同。小說塑造這些主要人物形象,除了注意“特犯不犯”,重視心態的剖析之外,還通過作者的正面評介,人物之間的相互評論,人物的自我解剖,用人物的服飾裝扮和住處擺設來烘托人物的性格,以及讓耿府的丫環、婆子和小廝在背后放肆地議論諸位奶奶等手法,多側面地進行了性格刻畫,故而人物的立體感極強,個性非常鮮明。《紅樓夢》中的“冷子興演說榮國府”,以及興兒得意忘形地向尤二姐、尤三姐評說奶奶和小姐們的性格、為人,與《林蘭香》 中的某些手法,何其相似乃爾!
寄旅散人曾從四個角度,對《林蘭香》中的六位女主人公的形象作了評論。其一,他以 “庸”和 “不庸”作標準來衡量六人。他認為宣愛娘屬 “不庸者”,因為“愛娘于紛華靡麗中大有隱逸之致,于人無忤,于世無爭,見者莫不愛而悅之。蓋心中早已勘破一切,都不必認真?!辈⒄f: “若燕夢卿,乃不庸中之庸者也。何者?以其有頭巾氣也。”其二,寄旅散人從氣質上來區分六人。第三十回有則夾批云:
夢卿靜細,其機沉,沉則近于死,故開口便無生氣。愛娘流動,其機活,活則近于生,故開口總無死法。無死法故能隱惡,而終伸于人之上,此陽中之陰也。無生氣雖亦能忍,而不耐人之欺,此陰中之陽也。云屏厚重,其機緩,因人成事,確是定評。
其三,寄旅散人從“好色”的不同表現來辨別六人,這在前文中已引用過。他指出: “林、宣、田,色之正者;平,色之淫者也; 任,乃任,乃淫而妖者也”。其四,寄旅散人還用流麗、端莊結合得如何來評品六人。第二回寫到春畹“年歲與夢卿相當,容貌與夢卿相仿,端莊、流麗兼而有之”,評者加夾批云:
以六人而論,香兒、彩云,純乎流麗而不端莊; 云屏、夢卿,過乎端莊而少流麗; 愛娘,又流麗多而端莊少,皆未若春畹之端莊、流麗之彬彬也。故富且貴且壽,駕乎五人之上。
上述寄旅散人之評,皆立足于小說的藝術實際,言之有據,對我們理解、把握《林蘭香》在人物塑造上的特點和成就頗多啟示。把《紅樓夢》在人物塑造上的特點和成就,與《林蘭香》作一對比,很難說兩者之間沒有繼承發展的關系。
尚需指出的是,《林蘭香》中的某些情節、細節、人物和獨特的手法,也能很容易地從《紅樓夢》中尋找到它們的痕跡。比如,一場大火燒凈了耿府存放珍貴遺物的小樓; 中秋節夫妻賞月,行酒令,丫環唱曲; 夢卿為愛娘畫像; 三公子大鬧勾欄,二秀才浪游燈市; 香兒唆使房下人用三寸桃木人暗害夢卿; 用戲曲演唱作某種預兆和暗示; 不少人物,特別是耿府的眾多丫環,取名皆有寓意; 寫耿朗及其六妻妾之死,手法多變,巧妙不同,……另外,象任香兒之“才”,以及她的某些性格特點,如時露市井商賈習氣 (其父為“市井悶頭財主),不怕鬼神,不信占卜; 宣愛娘的愛講笑話,走到哪里,哪里就笑聲盈盈,熱鬧非凡。凡此等等,對曹雪芹創造王熙鳳形象,亦很難說沒有什么啟發。第二十三回前半段,描寫夏日平彩云在午睡,香兒和愛娘的“作惡”,其筆法和格調頗似《金瓶梅》,后半段寫夢卿和愛娘的 “以詩為戲”,其情景和韻味,又開了 《紅樓夢》 的先河。
上一篇:《楊家府世代忠勇演義志傳》小說簡介|劇情介紹|鑒賞
下一篇:《梼杌萃編》小說簡介|劇情介紹|鑒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