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小學生旅行》小說簡介|劇情介紹|鑒賞
著者亞東一郎。八章,刊于 《小說月報》第二年第二期至第五期(1911年二月到五月出版),標“社會小說”。第六章、第八章各配插圖一幅。1914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單行本。
蘇州陳墓鎮官立高等小學堂學生文化歐,十四歲讀三年級,天分很高,國文、地理成績優秀。因讀了《十五小豪杰》,著魔癡迷,一心想學書中描寫的那幾個童子,走一趟洋,做出一番殖民事業,便與班上最知已的同學東方復旦商量。復旦年歲稍長于化歐,了解化歐呆公子性格,凡事總要達到目的,方肯罷休; 料道勸阻無用,只有依著他的意思,把出洋游歷改作本國旅行。二人商訂了旅行的宗旨、程途、日期等各項計劃,立定要經歷一番辛苦,顯示自己的獨立精神,以增長見識。就瞞過家里,趁學堂放暑假,連夜乘航船離開陳墓。夜航途中,水聲澎湃,顛簸不已,化歐在睡夢中突被呼救之聲驚醒。原來是遇到輪船,靠了外國人的勢力橫沖直撞,撞翻了江北船,致使五歲小孩落水。天亮船到蘇州盤門,看到船家給卡局送禮行賄; 目睹盤門附近青陽地界自馬關條約簽訂后,日本人在蘇杭內地通商,沿岸發生的變化。上岸之前,看到一幕極其鄭重的官場迎送禮節;上岸之后,又多次被欺生的蘇州人作弄。兩人感慨頗深。在閶門附近逛逛之后,就乘火車去了上海?;疖嚿襄忮藘晌慌畬W生,化歐想到現今世界, “男女同權”, 遂一改拘謹之態, 與女學生作了交談。
到上海,兩人寄宿滬江旅館,適遇化歐表兄金伯佺。金遂領二人去一私賣燈吃(鴉片)所在。金過足了煙癮,和他們談起經營珠寶,險遭暗算的經過,聽得二人呆呆出神,半晌做聲不得。后金之友人潘老大派人送條,約請去四馬路海國春吃大餐?;瘹W、復旦沒有吃過番菜,不會點菜,不諳使用刀叉,誤把咖啡當藥茶。散席之后,眾人同去新舞臺看戲,路上化歐被擠失散,闖入茶樓、妓院,幾次被妓女、老鴇拉扯,處境狼狽。幸遇復旦尋來,方得脫身。回到旅館,正要就寢,忽然隔壁失火。一夜驚惶,幸免被災,無意再留上海,次日乘招商局海輪北上。
船經數日航行,經煙臺抵天津紫竹林碼頭,海關上來了無數員役,傾箱倒篋,一陣混搜。原來數日前,京城里有人在禁門左近埋設炸彈,被人知覺,大家沸沸揚揚,都說是革命黨起事。當局為防同黨私運軍火,故關津要隘,檢查異常嚴密。天津最熱鬧的地方,叫做“三不管”,那一帶,窯子、茶室、戲園子聚族而居。官報局的胡老爺在此地聚樂園請客。胡系蘇州吳縣人士,與文家有通家之誼,故亦邀請了化歐、復旦。席間,在女師范學堂任職的汪老爺講了京里炸彈案的結果,又議論起國會代表請愿的情況。第二天,胡老爺讓他家西席范先生陪二人同游李公祠,對李鴻章的所作所為,作了一番評論。
次日,二人乘火車抵京?;瘹W去拜見祖父的同年顧太史。顧是一性情古板的窮翰林,僅靠每月幾兩銀子的薄俸度日,弄到了等米下鍋的窘境。直到得了化歐孝敬的 “土宜”四兩銀票,才開出飯來。此時,復旦去同鄉會館訪友,又逛了大柵闌。會館中擠滿了考客。這班書呆子科舉之心兀不肯死,就像窯姐兒倚門賣笑,要人賞識。過了一天,蘇州同鄉劉中堂七十做壽,化歐、復旦前去祝壽,見到了不少官場人物,正聽別人議論新聞,忽接家中電報,兩人便匆匆乘火車去漢口,正好與姓言的江蘇人同路。此人出過洋,得過英國博士文憑,現今任漢陽鋼鐵廠翻譯。他向二人介紹工廠情況,甚為詳細。車抵漢口,二人即刻趕乘長江輪船,日夜兼程到南京,旋即改乘火車去蘇州,返回故里。
《小學生旅行》發表于滿清王朝覆滅的前夜,距辛亥武昌起義僅五個月,正是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風起云涌,清政權搖搖欲墜之際。小說就是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中產生的。全書通過文化歐、東方復旦這兩位陳墓鎮小學堂里“挑出尖兒頂兒名次??嫉谝坏诙摹睂W生,利用暑假,“到本國的幾個地方游玩一番”,以增長見識為目的的旅行生活經歷為線索,觀察社會,揭露滿清政權沒落腐敗,了解世界文明發展潮流,反映了清末社會現實生活的一個側面。作者在主人公出發之前,即明白交代“旅行之宗旨,以考察風土人情,周知山川險要為目的;旅行之程途,由蘇州至上海”,再由上海至天津、北京、漢口、金陵回蘇州?!奥眯兄掌?,限兩個月”等各項計劃。因而全書內容豐富,波及面廣。地涉蘇、滬、津、京、武漢、南京; 人物上至宰相、督撫、翰林,下及車夫、茶房、娼妓。人事紛呈,逐步生發; 因緣變化,旋生旋滅。其間敘事狀物,次序井然,時有可觀之處。兩位主人公的活動又時分時合,靈活多變,更擴大了視野和活動范圍,充實了作品的容量。在反映社會現實生活及運用語言技巧上,頗多成功之處,其思想成就及藝術魅力,確有值得肯定的地方。
首先,小說真實地展示了清末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畸形繁華與丑惡。例如描寫蘇州最繁華的從閶門通到火車站的新開馬路,“屋宇云連,市廛林立”,然而中午十一點鐘,還“怪冷清清,連幾家茶坊酒店,都是闃寂無人”。原來蘇州的“市面,向來要到四點鐘過后,方才熱鬧”。大白天堂子里的倌人大姐、游客,還都在陽臺夢里。城里的 “大家閨秀,富室千金,要出來坐馬車、吃大餐、看夜戲,也不到三、四點鐘不會見面的。總之該號地方,一輩子做賣買,全靠下午幾點鐘的市面?!币坏侥菚r,所有 “戲館妓館菜館酒館,沒一家生意不好”。“還有一種新興的洋式旅館,生意加倍好”,擺酒叫局住夜,不必拘定妓女,連“城中鄉紳人家內眷,狠有出來住那種棧的”。這些充分反映了蘇州這樣的消費性城市的寄生性特點。“十里洋場”的上海,又是另一番景象。四馬路上番菜館海國春“當門懸一盞鎂精燈,光白如月球”,“樓上樓下的電燈,晶瑩閃爍,仿佛明星一般”。馬路上“往來的人,賽過潮涌”,新開的 “日本幻戲館”軍樂隊大吹大擂,牛皮鼓蓬蓬蓬震天價響。接送妓女的 “飛轎,五光十色,耀得眼睛里花綠綠了半天”,“微風掠過,一陣麝蘭香氣,直沖鼻觀”。青蓮閣、升平樓、天樂窩等茶館洋樓,無不構建華美,裝潢精雅,雕鏤工細,其間“男女混坐,嘈雜異?!?,“男的都是滑頭滑腦的少年,女的裝模裝樣,專做那狐媚的勾當。”其余的“不是吊膀子,定是拉客人”?;瘹W在此不斷被妓女、老鴇糾纏,簡直是一片混沌世界。在化歐眼里,上海這個地方,“就是隋煬帝迷樓,也不能過”,“可算得奢華到極點了”。天津的 “三不管”地方,“是中國和法國、日本國交界所在”,那一帶“聚族而居,最占多數的是一種窯子”,還有就是茶室、戲園子、書場。那里是“成日成夜,堂堂皇皇”,抽大煙,吃花酒,碰麻雀,斗紙牌。夜市更是 “熱鬧非凡,電燈照耀,如千萬顆繁星; 比憐左右,絲竹管弦之聲,嗷嘈徹耳;行人雜沓,推背磨肩”。為我們繪出了一幅紙醉金迷、病態社會的風俗畫卷。
其次,作品無情地揭露了清末官場的腐敗與黑暗。最典型的事例,是描寫天津的窯子成了一班大人老爺們的 “居留地”,他們 “把衙門里辦不了的公事,帶到那地方去辦”,使妓院變成了衙門。于是官場上的種種手段,謀差謀缺,請托干求,說項、傾軋、斡旋等等,“為鬼為蜮,變幻千端”,官場黑暗與煙賭嫖妓,“攪做一處,打得火一般的滾熱”。淋漓酣暢地暴露了清政權機構之腐朽已及膏肓,“可以續成一部 《官場現形記》”而有過之無不及。其他如寫清政府雖多次嚴令禁止賭博、抽鴉片,但“仍有一班老爺們在那里撕(廝)混”。在上海,即使是 “禁令森嚴的當口”,“私賣燈吃所在”仍公開營業。在天津,一班 “大大小小的官兒,那一天不到那里碰幾臺麻雀,吃幾臺花酒? 他們斗起牌來,不是一千塊銀元一底,定是兩千塊銀元一底”,“鈔票還嫌累墜(贅),都開了整千整百的支票,做那輸贏”。錢從那里來?無非是在老百姓頭上搜括。只要看看蘇州最基層的小小卡局,就可一目了然。航船靠了碼頭,船老大先要給師爺 “送蒲包”,連卡局的“扦子手”,也要掏出兩元銀洋給他?!斑@種事平常得很。大凡一個卡局,要什么東西,照例是一班輪值的航船當這個買辦差”,“休說不敢要他一文錢,即使還錢,也斷乎不收的。”因為有的想巴結還巴結不上呢!其它大小官員,各顯神通,以權營私,貪贓枉法,種種手段,也就可想而知了。作者借書中人物之口挑明,“現在的世界,真是面糊紙虎,只不便戳穿罷了?!边@樣的政權,離它徹底垮臺的日子也就不會遠了。
第三,作品鮮明地表現了對革命黨人的同情。如對在京里埋設炸彈的革命黨人,雖稱其為“匪首”,卻又明白指出他“也是上流人物”,“此次情愿犧牲一身,甘蹈法網,實因政府昏聵無狀,不曉得時局艱危,仍是一般醉生夢死,酣豢恬嬉的形狀,所以放這個炸彈”?;瘹W、復旦“聽了這一席話”,“也暗暗點首不止”。這在清政權當政的情勢下,敢于在文字上如此直言不諱,公開首肯革命黨人為國犧牲的壯舉,不能不說作者具有非凡的勇氣和膽識,也足以說明作品對清王朝的基本政治態度了。
第四,作品反映了當時知識分子在“歐風東漸”影響下,接受新事物,仰慕西歐文明,響往中國富強的精神狀態。書中主人公是洋學堂里的學生,當時就屬 “新派”人物之列。他們取名文化歐,東方復旦,就明顯地寄托了作者強烈的主觀愿望,要效法西歐文明,通過“文化歐”的途徑,以實現 “東方復旦”,振興中華。所以,化歐在火車上遇到女學堂里的學生,就想到“現在世界文明,女權膨脹,男女同等,講不得什么授受不親。倘然當真效學了泰西風俗,女子同男人,本來應酬慣的”。“我們既做了學界中人,也應該崇尚時派,充一點文明樣子,不要拘拘束束守定了舊派”,馬上一改羞澀的樣子,和女學生“問長問短起來”。在蘇州上火車,化歐的皮包丟掉了,復旦“去找管車的外國人,托他打個電報到蘇州,教把皮包送到上?!?,結果鐵路公司果然把皮包送到了他們寄宿的旅館。在上海,碰到隔壁失火,救火車、皮帶車馬上“如飛趕到,為首的洋人,頭戴銅盔,身穿軍服,指揮一眾救火夫,馳突奔救?!敝灰姟凹に畤娚洌畡菹蟀俚里w泉,跳珠濺玉,沖激不已”,一場大火,很快被撲滅。這兩件事,使化歐“面有喜色”,“驚定轉喜”,對外國人的管理能力、辦事效率及新式機器設備的威力,欽羨不已。尤其是在京漢線上,結識了出過洋的英國博士言委員,現今在漢冶萍煤鐵總公司漢陽鋼鐵廠任洋文翻譯。聽他介紹工廠情況,地理位置如何優越,背靠大別山,逼近襄河,東通大江,交通便利。利用大冶的鐵礦石,萍鄉的煤焦,加上 “從外洋購辦了幾百萬銀子的新機器”,由身懷“專門絕技”的洋工程師指揮,“現在每天所出的生鐵”,“已經行銷通了美國。將來逐漸推廣,怕不遍行環球,不脛而走五洲么?化歐贊不絕口”,“比他做德國的克虜伯”,是中國振興實業的第一。“現又添了揚子機器廠,連橋梁架空等件,也能夠一律包辦?!?中國員工“少說也有五、七千名。”對其他各種從外國引進的新鮮事物,作者也都憑借旅行者的經歷或目力之所及,無不一一予以介紹。諸如電燈、電話、電影、電扇,乃至西服、西餐、西點、啤酒、冰麒麟、汽水、荷蘭水等等。描繪電車,是“那車的式樣,同鐵路上客車還差不多,不過斜矗著一根鐵檣桿,緊緊湊在電線上,又象黏牢,又象活落,卻是比眾不同”,真可謂具體而微。介紹電報內容,甚至連明碼阿拉伯數字都一一標出,簡直到了不厭其煩的程度。然而所有這些,在八十多年以前,對通商口岸以外的廣大讀者來說,確還是新鮮希奇的事物。作者如此描寫,是本著介紹新知,“開通民智”,擴大視野,開闊眼界,以促進社會接受新事物的目的。
作品在語言運用及藝術描寫上,亦有相當造詣。如描寫在江輪上看武漢景色,“只見一面是漢陽,那座晴川閣,巍然高聳,俯瞰江流。一條襄河,恰好回環繞其下,這就是江漢合流處。對江一面,是武昌省城,高高矗起一座洋式樓房,上擺著個大自鳴鐘,和上海江海關上一般樣子,據說正是黃鶴樓。是時風平浪靜,長江浩渺,一望如明鏡,那些渡江小劃子,逐波浮沉,好象無數墨點,著在玻璃上頭。再有一種雪白鷗鳥,掠影殘照中,輪替不已,啄那江魚吃。”僅只一百幾十字,就把武漢三鎮的地方特色勾勒得明白如畫,使人有如身臨其境。其間建筑樣式、江河流向、動靜色彩,高低浮沉,寫得錯落有致,令人“觀之不盡”,不得不嘆服作者駕馭語言能力之高超。對人物形象的描寫,也能扣緊人物身分,寫出其本質特征。如寫一“比黃蜂還狠毒幾倍”的商人,“胖胖的身材,團團的臉兒,說起話來,一種吶吶不出的樣子”,看似“心地十分忠厚”。洽談價值巨萬的珠寶生意,“過目之后”,卻“處之淡然”,“絕不露驚異之色”。然而生意不成,卻去海關告密,幾乎使金伯佺、潘氏兄弟八萬巨資險被當作私貨沒收,完全以人物的言行寫出了商人“內蘊深沉”的“奸險”。又如寫被稱為“猥灶貓”的胡老爺,外貌“猥猥瑣瑣”,“五短身材,一撮園膾,光著下頦,還沒留髭,身穿半舊湖色春紗長衫,外罩半新鐵紗馬褂,手攜紈扇,腳踏烏靴”,就是這樣一個其貌不揚的角色,卻得到歷任制臺的賞識器重?!艾F在當的差使,除官報局外,還有什么財政局、調查局,也是他一人兼辦”。其實這位老爺正屬“醉生夢死,酣豢恬嬉”的昏聵之類,是“三不管”地區酒樓的常客。其他如寫金伯佺,只一句話,“我的宗旨,向來歡喜一人偷條狗,不情愿多人偷只?!?,就神形畢顯地寫出了他經商貪利的心理狀態。寫那一班 “科舉心兀不肯死”的考客,把他們比作為倚門賣俏的窯姐兒,所不同的是“一邊把姿色換,一邊把文字換”,“要人賞識罷了”。“最可憐的是一班老儒宿學,背駝發禿,鬚鬢半蒼,兀擠在少年淘里”,又不懂法政、路礦等新學,“于是六十歲學打拳”,“剽竊幾個新名詞”,“充做時派”,更象 “那班過時老妓,簪著滿頭花朵,畫著八字眉兒,搽脂抹粉”,猶自招搖過市拉客。言詞尖銳刻薄,極盡嬉笑怒罵之能事,不僅勾勒出了這些守舊人物依戀 “科舉”以圖博取功名利祿的丑態,也表現了作者對科舉制度的憎惡。
當然,這部小說的局限也是明顯的。猶如絕大多數的晚清小說一樣,概念化的議論多,細節描寫少,往往為了宣揚政治觀點的需要而忽略了人物形象的塑造,“席勒式地把個人變成時代精神的單純傳聲筒”(馬克思語),即使是中心人物文化歐、東方復旦,形象描寫,性格特征均少發展變化,僅僅起了穿針引線的作用。而且,在他們身上也反映出當時知識分子對一般人民群眾的歧視。例如,火車到南翔站,“一大群男女擁擠進來”,“下流社會占了多數?!薄斑@班人莽撞得很,不管男女,硬要捱身坐下?!薄耙粋€又肥胖又粗俗的村漢”竟擠坐到女學生身旁。女學生“側著頭蹙著眉掩著鼻,一種厭惡樣子”,化歐見了,就替那女學生著急,甚至“決計想驅逐這個人到別處坐地。”由此可見,他們心目中的所謂“男女平權”等等,只是 “文明人”之間的事,而與廣大勞動群眾不相關的,反映了作者思想言行上的矛盾。此外,全書結構也極不平衡。結尾倉促,敷衍了事。由于是章回體分期連載,作者的隨意性很大。原訂的兩個月旅行期限,結果是“不滿四禮拜”,便“一封電信游子驚心,千里云山旅人返旆”,武漢、南京,只是晴蜓點水,一掠而過,草草收場,顯然未能按作者原訂計劃完篇。
上一篇:《封神演義》小說簡介|劇情介紹|鑒賞
下一篇:《嶺南逸史》小說簡介|劇情介紹|鑒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