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怪錄《玄怪錄》原文|注釋|賞析|譯文
《玄怪錄》十卷,著錄于《新唐書·藝文志》、《宋史·藝文志》“小說類”,宋·晁公武《郡齋讀書后志》云:“唐·牛僧孺撰。僧孺為宰相,有聞于世而著此等書,《周秦行記》之謗,蓋有以致之也。”而《類說》、宋·尤袤《遂初堂書目》等別題此書名為《幽怪錄》,是因為宋人避始祖玄朗名諱所改,至于明·朱國禎《涌幢小品》稱: “牛僧孺撰《元怪錄》,楊用修(慎)改為《幽怪錄》,因世廟時重元字,用修不敢不避,其實一書”(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》引),敘事有誤。本書今已散佚,《太平廣記》、《類說》、《紺珠集》、《說郛》、《異聞總錄》、《古今說海》等書里載有佚文。這是唐代著名的傳奇小說集,出現(xiàn)在中唐單篇傳奇盛行之后,已具有了較自覺的創(chuàng)作意識。一般說來,篇幅較長,精心構(gòu)思,內(nèi)容詭譎委曲,注意到文辭的雅潔和細(xì)節(jié)的鋪寫,結(jié)合了志怪長于情節(jié)結(jié)構(gòu)與傳奇著意刻畫人物形象的長處,從而成為一個新的流派,對以后頗有影響。按,牛僧孺(780—848),字思黯,安定鶉觚(今甘肅靈臺)人(或作隴西狄道人)。幼孤,永貞初第進(jìn)士,元和三年(808)登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,對策第一。穆宗長慶朝,官至御史中丞,后以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,文宗開成三年(838),拜左仆射,與李宗閔相結(jié),權(quán)傾天下,甚為與之政見不合的李德裕黨相仇視,互相傾軋,世稱“牛李黨爭”;武宗會昌二年(842),貶循州長史,及宣宗即位,召還為太子少保,轉(zhuǎn)太子少師,卒,贈太尉,謚文簡。世傳題名牛僧孺作的《周秦行紀(jì)》(載于《太平廣記》卷四百八十九),宋·張洎《賈氏談錄》認(rèn)為非牛僧孺所作,系出自李德裕門客韋瓘手,托名以陷害牛,后人多從此說。但近代學(xué)者考證韋瓘行輩在李德裕之前,不可能為李的門人,懷疑非韋瓘作。然而《周秦行紀(jì)》為宗派政治斗爭的產(chǎn)物,以誣陷中傷的手段,以求置政敵于死地當(dāng)是無疑的。
上一篇:閱微草堂筆記《狐戲》原文|注釋|賞析|譯文
下一篇:玉堂閑話《玉堂閑話》原文|注釋|賞析|譯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