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臺仙館筆記《僧醫》原文|注釋|賞析|譯文
某甲,家小康,而數遭訟事耗其財,郁結成疾,殆將不起。有丐踵門,自言能醫,延之入視,已不食三日矣,氣垂欲絕,而腹中尚咻咻動。[1]丐曰:“是中有物,非吾所能治,當請吾師來。”以二十日為期。其家人曰:“旦夕不能保,可再旬乎?”丐出藥授之曰:“服此可待矣。”服之,果如熟寐者然,雖不食,竟不死。越二十日,一僧來,曰丐所薦也。入視病者,于缽中出一丸藥,用鐵絲系之,納病者喉間,頻牽曳之,復以手摩其腹。良久,病者口吻微動,僧摩腹益亟,仍牽曳其鐵絲。突然掣出,即有一物隨藥而出。遽投諸地,乃一小蛇也。僧以藥少許糝之,[2]蛇化為水,病良已。人問蛇何自生,僧曰:“怨毒之氣所結也。老僧不惟治病,且消其怨氣,毋命與所訟者往來,再生冤孽糾纏也。”其家厚酬之,不受而去。此僧此丐,殆仙佛化身歟?
【注釋】 [1]咻咻動:咻咻(xiu xiu),象聲詞。咻咻動,形容腹中發出如喘息似的聲音并起落活動。 [2]糝(san)之:撒在蛇身上。
【譯文】 有這樣一個人,原是小康人家,因多次和人打官司,消耗了很多錢財,心里煩悶,郁結成病,臥床不起。有一個乞丐來到他家,自稱能治病。家里人請他進來,那時病人已三天不吃飯,氣息奄奄,行將死去,而肚子里仍然咻咻地動。乞丐說:“肚子里有東西,我治不了,需請我師傅來治。”他向人家約好二十天后請師傅來到。病人家里人說:“他的病,危在旦夕,怎么能等二十天?”乞丐拿出一丸藥交給他們,說:“吃上這藥,就可等到時候了。”服過藥,病人果然沉沉安睡,雖然不吃喝,竟然死不了。過了二十天,來了一名僧醫,自稱是那位乞丐推薦的。進到屋里看了看病人,就從缽子里拿出一粒藥丸,用鐵絲拴著,輕輕放進病人喉嚨里。僧醫不斷地牽引鐵絲,一面用手慢慢按摩病人的肚子。過了很長時間,病人的口微微張開,僧醫按摩肚子更急,一面仍牽引那鐵絲。突然,他猛地拉出鐵絲,有個東西隨著藥丸從病人口中出來。僧醫立即把它扔在地上,原來是一條小蛇。僧醫用一些藥面撒在蛇身上,蛇化成了水,病人馬上好多了。有人問僧醫,這小蛇是怎么生成的?僧醫說:“是怨毒之氣郁結而成。我不僅治病,而且要設法消除他的怨氣,叫他不要和打官司的人來往,以免再被怨氣糾纏。”病人家里的人要重謝僧醫,僧醫堅持不接受,徑自走了。這位僧醫,還有那位乞丐,難道真是神仙或活佛的化身嗎?
【總案】 《僧醫》通過描寫僧醫為人治病的故事,勸導世人不應輕起訟事妄生怨毒、人世間應提倡“和為貴”的思想。在藝術構思上作者作了巧妙安排,將怨毒之氣,描寫成潛藏在病人肚腹中的一條小蛇,既生動又形象,可以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。文中刻畫的僧醫和乞丐,雖著墨不多,但頗有個性,在治病過程中表現得有主見、會辦事、有絕技,而且為人處事十分周道,表現了樂善好施不重財物的高尚品質。
劉淦
上一篇:耳食錄《偷兒》原文|注釋|賞析|譯文
下一篇:歸田錄《馮道和凝》原文|注釋|賞析|譯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