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·鄭燮
衙齋臥聽蕭蕭竹,疑是民間疾苦聲。
些小吾曹州縣吏,一枝一葉總關情。
這首詩是鄭板橋于乾隆十一、二年間任山東濰縣知縣時所作??婆e時代稱同科考取的人為同年,對同年的父輩或父親的同年稱年伯。包括即是鄭板橋的年伯,他當時任山東布政使,署理巡撫。清代巡撫又稱中丞,“大”是表示尊敬之意。鄭板橋曾畫過一幅《風竹圖》呈送包括,此詩即是題寫在這幅畫上的。
作者鄭板橋出身寒微,做官前后均以賣畫為生,對下層人民的疾苦有比較深刻的了解。他為官時的詩文書畫創作也特別強調寫百姓之心聲,道民間之痛癢,不恥于表現風花雪月,閑情逸致,為官僚貴族、有閑階級茶余酒后提供消遣之資。作者雖然是在官衙內寫詩作畫,但他的心卻時刻想著廣大百姓,這首詩就盡致極詣地表達了作者的這種情懷。開頭一句是說,作者正在衙署書房中躺臥休息,這時窗外清風陣陣,叢竹蕭蕭,聲音嗚咽,如泣如訴。“疑是民間疾苦聲”,是作者聽到竹聲之后的聯想。自然界的風竹聲和人民群眾的疾苦聲,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,可是由于作者時刻惦記著百姓的安危冷暖,所以聽到風吹竹嘯,就很自然地把它和黎民百姓的痛苦呻吟聯系了起來。接下來,作者進一步想到:像我們這些州縣小吏,雖官職卑微,卻負有解民于水火之中的重大責任。窗外的那一枝一葉,不正是飽受風雨的百姓的化身么?作為他們的“父母官”,又怎能不去關心他們的疾苦呢?作者曾刻有“痛癢相關”一印,以示與百姓休戚與共。這首詩以“一枝一葉總關情”作結,更說明了作者對民情的體察入微。一個封建時代的官吏,對人民群眾有如此深厚的感情,實在是難能可貴的。
這首詩是題在畫上的,所以作者充分發揮了能詩善畫的藝術特長,把詩、畫的意境結合了起來,從不同的側面體現出一個共同的思想,更具有立體的美感。作者畫的是風竹,但已不是自然界生物的一般復寫,而是蘊含了作者深沉的思想感情;詩是寫給上司包括的,語言既要有分寸,又要懇切明晰,所以作者采用了托物取喻,借竹發端的手法。全詩既具明志自勉之心,更含相與為善之意,一軸畫,四句詩,把作者對人民真摯而執著的人道主義情懷寄寓在詩情畫意之中,達到了無跡可求,一片化機的美學高度,令人嘆為觀止。
上一篇:文殊院(四首選一)·許承堯
下一篇:望羅浮·翁方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