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永
望處雨收云斷,憑闌悄悄,目送秋光。晚景蕭疏,堪動宋玉悲涼。水風輕、蘋花漸老,月露冷、梧葉飄黃。遣情傷。故人何在,煙水茫茫。
難忘。文期酒會,幾孤風月,屢變星霜。海闊山遙,未知何處是瀟湘!念雙燕、難憑音信,指暮天、空識歸航。黯相望。斷鴻聲里,立盡斜陽。
【注釋】
宋玉悲涼:宋玉曾寫《九辯》,其中有“悲哉,秋之為氣也”等描寫秋天悲涼的句子,被歷代文人墨客尊為悲秋之祖。梧葉飄黃:古人認為,立秋時,梧桐開始落葉,宋人唐庚《文錄》載“唐人有詩云:‘山僧不解數(shù)甲子,一葉落知天下秋。’”唐人李子卿《聽秋蟲賦》也有“時不與兮歲不留,一葉落兮天下秋”的句子。所以唐宋詩詞中,梧葉飄零是秋天的典型意象。幾孤風月:一作“幾辜風月”。風月即清風明月,代指良辰美景。星霜:星一年一周轉(zhuǎn),霜每年依時而降,故以星霜指年歲。瀟湘:原是瀟水、湘水合稱,后泛指所思之處。雙燕:代指傳遞書信的使者。《開元天寶遺事·傳書燕》載唐人任宗在湘中經(jīng)商,長年不歸,其妻見堂上雙燕翻飛,感嘆說:“爾東海來,必經(jīng)湘中……欲憑爾附書,投于我婿。”便將所吟詩篇系于燕足。燕子徑飛至荊州任宗處,任宗解書得詩。空識歸航:借用謝朓“天際識歸舟,云中辨江樹”(《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》)詩句,化用溫庭筠“過盡千帆皆不是,斜暉脈脈水悠悠,腸斷白蘋州”(《望江南》)句意,寫對友的思念。
【鑒賞】
本詞是一首懷人之作。
上闋因景生情,抒發(fā)對遠方故人的深切思念。前三句寫秋雨初霽,獨自憑闌遠眺。為以下具體描寫秋景作好鋪墊。接著用“宋玉悲秋”一典自然無痕地流露孤獨冷清的傷感情懷。并用“水風”兩句具體描摹:水風——輕,蘋花——老,月露——冷,梧葉——黃,言簡意豐,形色俱佳地勾勒出一幅清幽凄冷的暮秋圖。此情此景,令人倍感孤獨,故有“故人何在”一慨,承上而來,又統(tǒng)攝全篇,是全詞主旨所在。
下闋以情起筆,情景交融,極寫懷念之情。“難忘”引出對“文期酒會”等往事的美好回憶,“屢變”嘆出作者內(nèi)心的感慨:斗轉(zhuǎn)星移,歲月如梭,何時才能再擁有聚首的歡欣呢?“海闊”兩句,把思念悵惘之情推向極致。燕不傳書,歸船空識,詞人依然佇立在秋日夕陽里眺望,恰又聽到斷鴻哀鳴,孤愁陡增。收束處含蓄雋永,意在言外。
上一篇:柳永《雨霖鈴·寒蟬凄切》宋詞賞析
下一篇:錢惟演《木蘭花·城上風光鶯語亂》宋詞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