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己有恥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
【名句】行己①有恥。
【注釋】①行己:自己的行為。
【釋義】對自己的行為要有羞恥之心。
【點評】有羞恥之心的人,才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。
參考文獻
《論語·子路》
猜你喜歡
- 《夕陽依舊壘,寒磬滿空林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- 歇后語《人不象人,鬼不象鬼》是什么意思,比喻什么
- 稻生于水,而不能生于湍瀨之流;芝生于山,而不能生于盤石之上
- 《行惡得惡》原文與賞析
- 《用之則行,舍之則藏。》是什么意思|譯文|出處
- 《君子遺人以財,不若善言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釋,句意,翻譯
- 無可知處,盡有可知之人,而忽之謂之瞽。可知處,盡有不可知之人,而忽之亦謂之瞽。
- 《芳葉已漠漠,嘉實復離離.》原詩出處,譯文,注釋
- 《豪士之自好者,其不可漫以污也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釋,句意,翻譯
- 天理本自廉退,而吾又處之以疏;人欲本善夤緣,而吾又狎之以親。小人滿方寸而君子在千里之外矣,欲身之修,得乎?故學者與天理處,始則敬之如師保,既而親之如骨肉,久則渾化為一體。人欲雖欲乘間而入也,無從矣。
- 《漁舟閑傍蓼灘系,燕子斜依藕葉飛.》原詩出處,譯文,注釋
- 《克儉節用,實弘道之源;崇侈恣情,乃敗德之本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釋,句意,翻譯
- 《讓則禮儀生,爭則暴亂起。》譯文與賞析
- 《簡能而任之,擇善而從之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釋,句意,翻譯
- 《江碧鳥逾白,山青花欲燃》什么意思,原詩出處,注解
- 《生不用封萬戶侯,但愿一識韓荊州.》是什么意思,出處是出自哪里?
- 《志不立,萬事皆休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
- 《踐草成三徑,瞻云作四鄰》什么意思,原詩出處,注解
- 《荊山之璞雖美,不琢不成其寶;顏、冉之才雖茂,不學不弘其量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
- 《言行者,立身之基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
- 安得廣廈千萬間,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
- 《今之學者譬如行路,偶然撞著一好處...
- 《學不至道,而日以規規小智穿鑿傅會,...
- 《日享事實之樂,而無暇辨析于言語之...
- 《人茍有志于學,自應隨分有所長益,所...
- 《學固不欲速,欲速固學者大患,然改過...
- 《觀書辭,誠有用工處,但如懊惜,亦甚...
- 《大抵讀古人書,若自滯泥,則坦然之理...
- 《學者之難得,所從來久矣.道不遠人,...
- 《人有坎壈(lan覽),失于盛年,猶當晚...
上一篇:道聽途說,德之棄也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
下一篇:好古,敏而求之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