枯藤老樹昏鴉,小橋流水人家,古道西風瘦馬,夕陽西下,斷腸人在天涯。
曲出元·馬致遠《[越調]天凈沙·秋思》。此曲是元人寫景名作?;桫f:黃昏時的烏鴉。這支小令的意思是:纏繞著枯藤的老樹上落著幾只在黃昏中棲息的烏鴉,小橋下是潺潺的流水,有幾戶人家居住,古老的道路上,蕭瑟的秋風中,一個人騎著一匹瘦馬在奔走。傍晚的太陽已經向西落去,滿腹愁腸的游子正遠離故鄉(xiāng)到天涯去流蕩。開頭三句用“列錦”修辭法,連設九個沒有動詞的并列詞把九種不同的景物有機地連綴在一起,創(chuàng)造出一個蕭瑟蒼涼的意境,深刻而形象地表達出游子彷徨悲苦的心情。元·周德清《中原音韻·小令定格》稱之為“秋思之祖”。王國維《元劇之文章》譽之為“純是天籟,仿佛唐人絕句。”都說明了此曲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。后人常引用這支曲子或其中的句子來描述蒼涼的秋景,悲苦的秋思之類。
例如
①這歸心在溫庭筠的“雞聲茅店月,人跡板橋霜”上,也在馬致遠的“枯藤老樹昏鴉,小橋流水人家,古道西風瘦馬”上;無動詞,因詩意已被鄉(xiāng)思貫通了。(摘自許達然《回家》)
②但兩個小時過去,我真有些失望,看到的只是滿坡的亂石,叢生的野草,泥濘的道路和縱橫的溝壑。平心而論,大有“古道、西風、瘦馬,枯藤、老樹、昏鴉”之感,只是還說不上“斷腸人在天涯”就是了。(摘自李文珊《雨中希臘奇島——南斯拉夫散記》)
③這許是變革時代的必然。小橋流水人家,靠安貧樂道的惰性,無法將未名溝變成經濟大動脈;于是只好轉向,轉向熙熙攘攘,轉向自然力之外的生存競爭……(摘自陳章漢《未名溝隨想》)
④盡管這類雜文,滿稿紙皆是風煙滾滾,但風煙之中是一匹跑不快跳不動的老馬:老馬識途的老路子,老馬無肉的老骨架,老馬毛長的老調子……且不說作者寫得累,讀者讀得也累,“古道西風瘦馬”好不凄涼?。ㄕ蕴锾铩杜壮謽尶缋像R——文壇隨感錄》)
⑤印象里,最美好的家的景象便是少時學的一首《天凈沙》“枯藤老樹昏鴉,小橋流水人家”。幼時的我根本體味不到這一字一句間飽含的詩人的凄愴悲涼之感,即使現在,我也只是專注于那種夕陽落日的美麗。(摘自董麗麗《那棵老樹》)
上一篇:韋應物《春潮帶雨晚來急,野渡無人舟自橫》詩句解讀
下一篇:李商隱《相見時難別亦難,東風無力百花殘》詩句解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