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天寒鳥巳歸,月出山更靜。土室延白光,松門耿疏影》什么意思,原詩出處,注解
《天寒鳥巳歸,月出山更靜。土室延白光,松門耿疏影》是關于描寫《繪景狀物·季節時辰·秋夜》類的詩句。
深夜天氣清寒,鳥兒早已歸巢,明月升起,山中更加寂靜。土室迎著皎潔的明月。清晰明亮的月光映照著松門投下稀疏的暗影。這是杜甫于暮秋夜晚宿贊公土室所見之景。天寒鳥歸,月出山靜,寫遠景; 土室白光,松門疏影,寫近景。這是一幅以作者視野為線索所描繪的寧靜幽雅的月夜秋光圖。詩中暗示報國無門的作者,此時有回山野的愿望。
注: 延,迎。耿,明亮、清晰。松門,用松枝編成的籬笆柵欄的門。
杜甫《西枝村尋置草堂地夜宿贊公土室二首》 《全唐詩》第2288頁。
上一篇:《天寒野曠何處宿?棠梨葉戰風颼颼》什么意思,原詩出處,注解
下一篇:《天山有雪常不開,千峰萬嶺雪崔嵬.北風夜卷赤亭口,一夜開山雪更厚》什么意思,原詩出處,注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