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句】竊嘆近來世道,在上者積寬成柔,積柔成怯,積怯成畏,積畏成廢;在下者積慢成驕,積驕成怨,積怨成橫,積橫成敢,吾不知此時治體當何如反也?體面二字,法度之賊也。體面重,法度輕;法度弛,紀綱壞。昔也病在法度,今也病在紀綱。名分者,紀綱之大物也。今也在朝小臣藐大臣,在邊軍士輕主帥,在家子婦蔑父母,在學校弟子慢師,后進凌先進。在鄉(xiāng)里卑幼軋尊長,惟貪肆是恣,不知禮法為何物。漸不可長,今已長矣。極之必亂,必亡。勢已重矣,反已難矣,無識者猶然甚之,奈何!
【譯文】我感嘆近來的世道,在上位的人,寬厚得過分便成了柔弱,柔弱得過分便成了怯懦,怯懦得過分便成了畏懼,畏懼過分就廢除了政事。在下面的人,慢惰積累成驕傲,驕傲積累成怨恨,怨恨積累成蠻橫,蠻橫積累成肆無忌憚,我不知到了這個時候,國家治理的局面還如何恢復。體面這兩個字,是法度的大敵。把體面看得重了,就會看輕法度,法度松弛,綱紀就要敗壞。從前的問題是法度不明,現(xiàn)在的問題是綱紀敗壞。名分,是維護綱紀的主要東西,現(xiàn)在在朝廷小臣藐視大臣,在邊境兵士輕視主帥,在家庭兒子媳婦不尊敬父母,在學校學生輕慢老師,后進欺凌先進。在鄉(xiāng)里卑幼欺侮尊長,只知貪婪放肆,不知禮法為何物。剛發(fā)現(xiàn)的壞苗頭,不能讓它增長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不可抑制了。到了極點必然要發(fā)生混亂,必然要滅亡。這種形勢已經(jīng)很嚴重,要想回到治的局面已經(jīng)很難了,沒有見識的人還要加重這種混亂的局面,有什么辦法呢!
上一篇:敬對肆而言,敬是一步一步收斂向內,收斂至無內處,發(fā)出來自然暢四肢,發(fā)事業(yè),彌漫六合。肆是一步一步放縱外面去,肆之流禍不言可知。所以千古圣人只一敬字為允執(zhí)底關捩子。堯欽明允恭,舜溫恭允塞,禹之安汝止,湯之圣敬日躋,文之懿恭,武之敬勝,孔子之恭而安,講學家不講這個,不知怎么做工夫。
下一篇:不為三氏奴婢,便是兩間翁主。三氏者何?一曰氣質氏,生來氣稟在身,舉動皆其作使,如勇者多暴戾,懦者多退怯是已。二曰習俗氏,世態(tài)即成,賢者不能自免,只得與世浮沉,與世依違,明知之而不能獨立。三曰物欲氏,滿世皆可殢之物,每日皆殉欲之事,沉痼流連,至死不能跳脫。魁然七尺之軀,奔走三家之門,不在此則在彼。降志辱身,心安意肯,迷戀不能自知,即知亦不愧憤。大丈夫立身天地之間,與兩儀參,為萬物靈,不能挺身自豎而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