養生(二)類名言賞析
《是故圣人之于聲色滋味也,利于性則取之,害于性則舍之,此全性之道也。……故圣人之制萬物也,以全其天也,天全則神和矣,目明矣,耳聰矣,鼻臭矣,口敏矣,三百六十節皆通利矣。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釋與翻譯
句意 所以圣人對于聲色口味的享受, 如果是有利于身體的就享用; 如果是有害于身體的就舍棄, 這是保全性命的方法。……所以圣人統治萬物,就要保全其天性, 保全天性就會使他精神清和, 眼睛明亮, 耳朵聰靈, 鼻子善聞, 嘴巴善于品味, 三百六十個骨節也都通利了。
《是故圣人之于聲色滋味也,利于性則取之,害于性則舍之,此全性之道也。……故圣人之制萬物也,以全其天也,天全則神和矣,目明矣,耳聰矣,鼻臭矣,口敏矣,三百六十節皆通利矣。》出自:戰國· 呂不韋及門客《呂氏春秋·本生》
上一篇:《耳目竭于聲色,精神竭于外貌,故中無主.中無主則禍福雖如丘山,無從識之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釋,句意,翻譯
下一篇:《出則以車,入則以輦,務以自佚,命之日招蹶之機;肥肉厚酒,務以相強,命之曰爛腸之食;靡曼酷齒,鄭衛之音,務以自樂,命之日伐性之斧,三患者,貴富之所致也,故古之人有不肯貴富者矣,由重生故也,非夸以名也,為其實也,則此論之不可不察也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釋,句意,翻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