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句】敬對肆而言,敬是一步一步收斂向內,收斂至無內處,發出來自然暢四肢,發事業,彌漫六合。肆是一步一步放縱外面去,肆之流禍不言可知。所以千古圣人只一敬字為允執底關捩子①。堯欽明允恭②,舜溫恭允塞③,禹之安汝止④,湯之圣敬日躋⑤,文之懿恭,武之敬勝,孔子之恭而安,講學家不講這個,不知怎么做工夫。
【譯文】敬是對肆而言的,敬是一步一步向內收斂,收斂到無處再收的時候,發出來自然四肢暢快,事業發達,彌漫六合。肆是一步一步向外放縱,肆造成的禍害不言可知。所以千古以來的圣人只把一個敬字作為信守中道的關鍵。堯敬謹明達誠信恭敬,舜溫良恭敬內外充實,禹謹慎地安于其位,商湯圣明恭敬之德日日增長,周文王的恭敬,周武王的謹敬,孔子的恭而安,講學家如果不講這個,就不知修養道德的功夫如何做。
注釋
【注釋】①允執底關捩(pè)子:允執,即“允執厥中”。關捩子,關鍵之處。 ②欽明允恭:《尚書·堯典》:“曰若稽古,帝堯曰放勛,欽明文思安安,允恭克讓。”欽,敬謹。明,明達。允,誠然。恭,敬。 ③溫恭允塞:《尚書·舜典》:“曰若稽古,帝舜曰重華,協于帝,睿哲文明,溫恭允塞。”允塞,充實上下。 ④安汝止:《尚書·益稷》:“禹曰:安汝止。”即謹慎你所在之位的意思。 ⑤圣敬日躋:《詩·商頌·長發》:“湯降不遲,圣敬日躋。”孔穎達疏:“圣明恭敬之德日升而不退也。”
上一篇:手容恭,足容重,頭容直,口容止,坐如尸,立如齋,儼若思。目無狂視,耳無傾聽。此外景也。外景是整齊嚴肅,內景是齋莊中正,未有不整齊嚴肅而能齋莊中正者。故檢束五官百體,只為收攝此心。此心若從容和順于禮法之中,則曲肱指掌,浴沂行歌、吟風弄月、隨柳傍花,何適不可?所謂登彼岸無所事筏也。
下一篇:竊嘆近來世道,在上者積寬成柔,積柔成怯,積怯成畏,積畏成廢;在下者積慢成驕,積驕成怨,積怨成橫,積橫成敢,吾不知此時治體當何如反也?體面二字,法度之賊也。體面重,法度輕;法度弛,紀綱壞。昔也病在法度,今也病在紀綱。名分者,紀綱之大物也。今也在朝小臣藐大臣,在邊軍士輕主帥,在家子婦蔑父母,在學校弟子慢師,后進凌先進。在鄉里卑幼軋尊長,惟貪肆是恣,不知禮法為何物。漸不可長,今已長矣。極之必亂,必亡。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