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句】用三十年心力,除一個“偽”字不得。或曰:君盡尚實矣。余曰:所謂偽者,豈必在言行間哉?實心為民,雜一念德我之心便是偽;實心為善,雜一念求知之心便是偽;道理上該做十分,只爭一毫未滿足便是偽;汲汲于向義,才有二三心便是偽;白晝所為皆善,而夢寐有非僻之干便是偽①;心中有九分,外面做得恰象十分便是偽。此獨覺之偽也,余皆不能去,恐漸潰防閑②,延惡于言行間耳。
【譯文】我用了三十年的心力,想除去一個“偽”字而不可得。有人說:“你已經很務實了。”我說:“所謂偽,難道一定要表現在言行上嗎?實心實意為民,只夾雜了一點想讓民感恩戴德的念頭便是偽;實心實意為善,只夾雜了一點想讓世人知道的念頭便是偽;按道理應該做十分的事,只差一毫沒有做好便是偽;急切地向義努力,才有一點反復不定便是偽。白天所做的事都是善事,而在夢中做了偏邪的事便是偽。心里只有九分,外面做的卻像十分便是偽。這是我獨自覺察到的偽。這些如果都克服不掉的話,恐怕防備功夫會漸漸松懈,偽就會蔓延到言行之中了。
注釋
【注釋】①非僻之干:邪惡行為。僻,邪,不正。 ②防閑:防,堤壩。閑:關獸的欄。此處指防備。
上一篇:問:慎獨如何解?曰:先要認住“獨”字,“獨”字就是“意”字。稠人廣坐、千軍萬馬中,都有個“獨”,只這意念發出來是大中至正底,這不勞“慎”,就將這“獨”字做去,便是天德王道。這意念發出來,九分九厘是,只有一厘茍且為人之意,便要點檢克治,這便是慎獨了。
下一篇:業刻木如鋸齒,古無文字,用以記日行之事數也。一事畢則去一刻,事俱畢則盡去之,謂之修業。更事則再刻如前。大事則大刻,謂之大業;多事則多刻,謂之廣業。士農工商所業不同,謂之常業;農為士則改刻,謂之易業。古人未有一生無所業者,未有一日不修業者,故古人身修事理而無怠惰荒寧之時,常有憂勤惕勵之志。一日無事則一日不安,懼業之不修而曠日之不可也。今也昏昏蕩蕩,四肢不可收拾,窮年終日無一猷為,放逸而入于禽獸者,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