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不躓于山,而躓于垤》原文與賞析
夫以重止者,未必以輕止也;以輕止者,必以重止矣。是以上設重刑者而奸盡止,奸盡止,則此奚傷于民也?所謂重刑者,奸之所利者細,而上之所加焉者大也。民不以小利蒙大罪,故奸必止者也。所謂輕刑者,奸之所利者大,上之所加焉者小也。民慕其利而傲其罪,故奸不止也。故先圣有諺曰:“不躓于山,而躓于垤?!鄙秸叽?,故人順之;垤微小,故人易之也。今輕刑罰,民必易之。犯而不誅,是驅國而棄之也;犯而誅之,是為民設陷也。是故輕罪者,民之垤也。是以輕罪之為民道也,非亂國也,則設民陷也,此則可謂傷民矣!(《韓非子·六反》)
【注釋】細:微小。傲:不在乎。躓(zhì):絆倒。垤(dié):小土堆。順:通“慎”,謹慎對待。
【譯文】用重刑能制止的,用輕刑未必能制止;而用輕刑能制止的,用重刑也一定能制止。所以君主設立了重刑,那么奸邪行為就都能被禁止,奸邪行為都被禁止了,那么重刑對于民眾有什么傷害呢?所謂重刑,就是壞人得到的好處很小,而君主對他所施行的懲罰很重。民眾不會因為貪圖小利而甘愿蒙受很重的懲罰,所以壞事一定會被禁止。所謂輕刑,就是壞人所得到的利益很多,而君主對他所施行的懲罰卻很小。民眾羨慕做壞事所得到的好處而不在乎做壞事所得到的懲罰,這樣,壞事就不會被禁止。所以古代的圣人有句諺語說:人不會被高山絆倒,卻會被小土堆絆倒。山很高大,所以人們都能謹慎對待;土堆很小,所以人們輕視它?,F在如果采用輕刑,民眾必定會輕視刑罰。如果民眾犯了罪而不加以懲罰,就等于在驅使國人犯罪而放棄對他們進行治理;如果等到民眾犯了罪再懲罰他們,就等于是在給民眾設置陷阱。所以,輕微的懲罰,是民眾的小土堆。因此,用輕刑作為治理民眾的原則,不是在亂國就是在給民眾設置陷阱,這可以叫做傷害民眾啊!
【評說】用重刑可以起到警醒民眾的作用,但是刑罰只是治理民眾的一種措施和手段,不能夠一勞永逸;刑罰本身也不是目的,以罰代治、以罰代教,是達不到目的的,嚴厲的刑罰也只能夠在短暫時間內有效。
上一篇:《不賢而為賢者師,不智而為智者正》原文與賞析
下一篇:《不邇聲色,不殖貨利》原文與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