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人莫鑒于流水,而鑒于止水。唯止能止眾止。》是什么意思|譯文|出處
《人莫鑒于流水,而鑒于止水。唯止能止眾止。》出自:《莊子》名言名句
《人莫鑒于流水,而鑒于止水。唯止能止眾止。》譯文如下:
(內篇 德充符)
流動的水,因為水波蕩漾,是不會反映出真正的影子,所以不應把流水作為鏡子。唯有在水波靜止的水里,才會真正的光可鑒人。
世間的事也是相同的,如果自己的心因名利好惡而動搖,那么,那顆心就無法透視社會的真相。如不能將社會的真相正確地映照于心的話,對于社會又怎樣能有正確的判斷。所以,如果要正確地判斷社會的真相,一定要將自己的心,保持著像止水一樣的寧靜狀態(tài)。
“鑒”是照的意思。水之所以能映照,是因為澄清的緣故。“眾止”是事物都映照于其中,也就是事物的真相。
這句話當中有三個“止”字,意思不盡相同。“唯止”的“止”是使自己的心清靜。“眾止”的“止”是世間各種事物固定的姿態(tài)(即真相)。“止”是映諸自己的心的意思。
上一篇:《自其異者視之,肝膽楚越也。》是什么意思|譯文|出處
下一篇:《鑒明則塵垢不止。》是什么意思|譯文|出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