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句】或問:中之道,堯舜傳心①,必有至玄至妙之理?余嘆曰:只就我兩人眼前說這飲酒,不為限量,不至過醉,這就是飲酒之中。這說話,不緘默,不狂誕,這就是說話之中。是作揖跪拜,不煩不疏,不疾不徐,這就是作揖跪拜之中。一事得中,就是一事底堯舜,推之萬事皆然。又到那安行處②,便是十全底堯舜。
【譯文】有人問:“中之道,堯舜等圣人代代相傳,必然有至玄至妙之理吧?”我感嘆地說:“就說我們二人眼前飲酒這件事,不限制酒量,也不喝醉,這就是飲酒之中。我們現(xiàn)在說話,不緘默,不狂誕,這就是說話之中。這作揖跪拜,不繁不疏,不疾不徐,這就是作揖跪拜之中。一件事做到中,就是這件事的堯舜,推之萬事皆然。如果到那無所要求而安然行事的程度,便是十全的堯舜。”
注釋
【注釋】①堯舜傳心:朱熹《中庸章句序》說:“《中庸》何為而作也?子思子憂道學之失其傳而作也。蓋自上古圣神繼天立極,而道統(tǒng)之傳有自來矣。其見于經(jīng),則‘允執(zhí)厥中’者,堯之所以授舜也;‘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,惟精惟一,允執(zhí)厥中’者,舜之所以授禹也。”“夫堯舜禹,天下之大圣也。以天下相傳,天下之大事也。以天下之大圣,行天下之大事,而其授受之際,丁寧告戒,不過如此。則天下之理,豈有以加于此哉?”又說:“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。” ②安行: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天下之達道五,所以行之者三。曰君臣也,父子也,夫婦也,昆弟也,朋友之交也,五者天下之達道也。智、仁、勇三者,天下之達德也,所以行之者一也。或生而知之,或?qū)W而知之,或困而知之,及其知之一也;或安而行之,或利而行之,或勉強而行之,及其成功一也。”生而知之,安而行之,都是最高層次。安行,孔穎達疏:“謂無所求為,安靜而行之。”
上一篇:五色勝則相掩,然必厚益之,猶不能渾然無跡。惟黑一染不可辨矣。故黑者,萬事之府也,斂藏之道也。帝王之道黑,故能容保無疆;圣人之心黑,故能容會萬理。蓋含英采,韜精明,養(yǎng)元氣,蓄天機,皆黑之道也。故曰“惟玄惟默”。玄,黑色也;默,黑象也。《書》稱舜曰“玄德升聞”,《老子》曰“知其白,守其黑”,得黑之精者也。故外著而不可掩,皆道之淺者也。雖然,儒道內(nèi)黑而外白,黑為體,白為用。老氏內(nèi)白而外黑,白安身,黑善世
下一篇:一門人向予數(shù)四窮問無極、太極及理氣同異、性命精粗、性善是否。予曰:此等語,予亦能剿先儒之成說及一己之謬見以相發(fā)明,然非汝今日急務。假若了悟性命,洞達天人,也只于性理書上添了“某氏曰”一段言語,講學衙門中多了一宗卷案。后世窮理之人信彼駁此,服此辟彼,百世后汗牛充棟,都是這樁話說,不知于國家之存亡、萬姓之生死、身心之邪正,見在得濟否?我只有個粗法子,汝只把存心制行、處事接物、齊家治國平天下,大本小節(jié)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