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句】兩精、兩備、兩勇、兩智、兩愚、兩意,則多寡強弱在所必較①。以精乘雜,以備乘疏,以勇乘怯,以智乘愚,以有余乘不足,以有意乘不意,以決乘二三;以合德乘離心,以銳乘疲,以慎乘怠,則多寡強弱非所論矣。故戰(zhàn)之勝負無他,得其所乘與為人所乘,其得失不啻百也。實精也,而示之以雜;實備也,而示之以疏;實勇也,而示之以怯;實智也,而示之以愚;實有余也,而示之以不足;實有意也,而示之以不意;實有決也,而示之以二三;實合德也,而示之以離心;實銳也,而示之以疲;實慎也,而示之以怠,則多寡強弱亦非所論矣。故乘之可否無他,知其所示,知其無所示,其得失亦不啻百也。故不藏其所示,兇也;誤中于所示,兇也。此將家之所務審也。
【譯文】雙方都精明、雙方都有準備、雙方都勇敢、雙方都有智慧、雙方都愚蠢、雙方都有意圖,那么雙方在多寡強弱方面必有一番較量。以精對雜,以備對疏,以勇對怯,以智對愚,以有余對不足,以有意對不意,以決斷對猶豫,以合德對離心,以銳對疲,以慎對怠,那么雙方誰強誰弱誰多誰寡自然不必說了。因此是否能戰(zhàn)勝對方,沒有其他的方法,主要看能乘人之隙還是被人所乘,這樣做得失相差不只百倍。實際很精明,卻顯示出雜亂的樣子;實際已做好準備,卻顯示出疏忽的樣子;實際很勇敢,卻表現(xiàn)出很怯懦的樣子;實際很聰明,卻顯示出愚蠢的樣子;實際有富余,卻表現(xiàn)出不足的樣子;實際有準備,卻顯示出沒有準備;實際有決斷,卻顯示出拿不定主意的樣子;實際同心同德,卻顯示出離心離德的樣子;實際兵力很精銳,卻顯示出疲勞的樣子;實際很謹慎,卻顯示出松懈的樣子,那么雙方的強弱多寡也不必說了。能否做到利用對方的弱點,這沒有其他的方法,主要應弄清他顯示出來的是什么,而掩飾的又是什么,這樣雙方的得失相差就不只百倍了。因此說,不掩藏好所要掩飾的事情,是很危險的;誤中了對方的圈套,以為他顯示的就是真實的情況,也是很危險的。這是帶兵的將領必須要仔細認真對待的事。
注釋
【注釋】①較:較量。
上一篇:天下事不是一人做底,故舜五臣、周十亂,其余所用皆小德小賢,方能興化致治。天下事不是一時做底,故堯舜相繼百五十年,然后黎民于變;文武周公相繼百年,然后教化大行。今無一人談治道,而孤掌欲鳴;一人倡之,眾人從而詆訾之;一時作之,后人從而傾圮之。嗚呼!世道終不三代耶?振教鐸以化吾儕,得數(shù)人焉相引而在事權,庶幾或可望乎!
下一篇:有圣人于此,與十人論爭,圣人之論是矣。十人亦各是己論以相持,莫不能下。旁觀者至,有是圣人者,有是十人者,莫之能定。必有一圣人至,方是圣人之論,而十人者、旁觀者又未必以后至者為圣人,又未必是圣人之是圣人也。然則是非將安取決哉?“旻天”詩人怨王惑于邪謀,不能斷以從善。噫!彼王也未必不以邪謀為正謀、為先民之經(jīng)、為大猶之程,當時在朝之臣又安知不謂大夫為邪謀、為邇言也?是故執(zhí)兩端而用中,必圣人在天子之位,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