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句】善養身者,饑渴寒暑勞役外感屢變,而氣體若一,未嘗變也。善養德者,死生榮辱夷險外感屢變,而意念若一,未嘗變也。夫藏令之身至發揚時而解?①,長令之身至收斂時而郁閼,不得謂之定氣。宿稱鎮靜,至倉卒而色變;宿稱淡泊,至紛華而心動,不得謂之定力。斯二者皆無養之過也。
【譯文】善于保養身體的人,在饑渴、寒暑、勞役及受到外界事物的感觸,情況屢次發生變化的時候,氣息和身體與平時一樣,一點兒也不改變。善于修養道德的人,在生死、榮辱、夷險及受到外界事物的感觸,情況屢次發生變化的時候,意念始終如一,一點兒也不改變。那些在寒冷的季節感到舒適,到溫暖的季節卻感到不適的人;在溫暖的季節能夠健康成長,到寒冷時就感到郁塞不通的人,不能稱作有定氣。一向號稱鎮靜,至倉猝之時就面色改變;一向號稱淡泊,到紛華面前就心動的人,不能稱作有定力。這兩種人,都是缺乏修養的緣故。
注釋
【注釋】①解?:人體不適而又無病可名為解?。
上一篇:苦毒易避,甘毒難避。晉人之璧馬,齊人之女樂,越人之子女玉帛,其毒甚矣。而愚者如飴,即知之,亦不復顧也。由是推之,人皆有甘毒不必自外饋,而耽耽求之者且眾焉。豈獨虞人、魯人、吳人愚哉!知味者,可以懼矣。
下一篇:世上只有個道理是可貪可欲底,初不限于取數之多。何者?所性分定原是無限量底,終身行之不盡,此外都是人欲,最不可萌一毫歆羨心。天之生人各有一定底分涯,圣人制人各有一定底品節,譬之擔夫欲肩輿,丐人欲鼎食,徒爾勞心,竟亦何益?嗟夫!篡奪之所由生,而大亂之所由起,皆恥其分內之不足安而惟見分外者之可貪可欲故也。故學者養心先要個知分,知分者心常寧、欲常得。所欲得自足,以安身利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