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句】良知之說亦是致曲擴端學問①,只是作用大端費力。作圣工夫當從天上做,培樹工夫當從土上做。射之道,中者矢也。矢由弦,弦由手,手由心。用工當在心,不在矢。御之道,用者銜也。銜由轡,轡由手,手由心。用工當在心,不在銜。
【譯文】認為人有天賦的分辨是非善惡能力的良知之說,也是從一個善端出發而加以擴充的學問,只是做起來要花費很大氣力。修養成圣人的功夫應當從天上做,栽培樹木的功夫應當從土上做。射箭的方法,中靶子的是箭頭,箭頭從弦上射出,弦由手把持,手由心掌握,因此功夫要用在心上,而不在箭頭上。駕御的方法,主要是控制馬嚼子,馬嚼子由韁繩連著,韁繩握在駕御者的手中,手由心指揮。因此,功夫要用在心上,而不在馬嚼子上。
注釋
【注釋】①良知之說亦是致曲擴端學問:良知,天賦的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,因此良知中含有道德成分?!睹献印けM心上》:“人之所不學而能者,其良能也;所不慮而知者,其良知也?!敝虑鷶U端,致曲,《中庸》第二十三章:“其次致曲,曲能有誠?!?a href="http://www.tenkaichikennel.net/shiji/zhuxi/" target="_blank" class="keylink">朱熹注:“致,推致也。曲,一偏也。”曲指一種德性,如只有義、禮等。擴端,擴充仁義禮智四端?!睹献印す珜O丑上》:“惻隱之心,仁之端也;羞惡之心,義之端也;辭讓之心,禮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人之有是四端也,猶其有四體也。……凡有四端于我者,知皆擴而充之矣,若火之始然,泉之始達。茍能充之,足以保四誨,茍不充之,不足事父母?!?/p>
上一篇:耳目口鼻四肢有何罪過?堯、舜、周、孔之身都是有底;聲色貨利可愛可欲有何罪過?堯、舜、周、孔之世都是有底。千萬罪惡都是這點心。孟子“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”,太株連了。只是先立乎其大,有了張主,小者都是好奴婢,何小之敢奪?沒了窩主,那怕盜賊?問:誰立大?曰:大立大。
下一篇:一、中、平、常、白、淡、無,謂之七,無對。一不對萬,萬者一之分也。太過不及對,中者太過不及之君也。高下對,平者高下之準也。吉兇禍福貧富貴賤對,常者不增不減之物也。青黃碧紫赤黑對,白者青黃碧紫赤黑之質也。酸咸甘苦辛對,淡者受和五味之主也。有不與無對,無者萬有之母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