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句】一、中、平、常、白、淡、無,謂之七,無對。一不對萬,萬者一之分也。太過不及對,中者太過不及之君也。高下對,平者高下之準也。吉兇禍福貧富貴賤對,常者不增不減之物也。青黃碧紫赤黑對,白者青黃碧紫赤黑之質也。酸咸甘苦辛對,淡者受和五味之主也。有不與無對,無者萬有之母也①。
【譯文】一、中、平、常、白、淡、無,叫做七,沒有和它們相對的。“一”不對“萬”,萬是從一分出來的。“太過”與“不及”相對,中就是裁定太過與不及的標準。“高”和“下”相對,平是衡量高、下的準繩。吉兇禍福和貧富貴賤相對,常是不能增加不能減少的東西。青、黃、碧、紫、赤、黑相對,白就是青、黃、碧、紫、赤、黑的質地。酸咸甘苦辛可以相對,淡就是調合五味的東西。“有”不與“無”相對,無為萬有之母。
注釋
【注釋】①無者萬有之母:《老子》第一章:“無名天地之始,有名萬物之母。”
上一篇:良知之說亦是致曲擴端學問,只是作用大端費力。作圣工夫當從天上做,培樹工夫當從土上做。射之道,中者矢也。矢由弦,弦由手,手由心。用工當在心,不在矢。御之道,用者銜也。銜由轡,轡由手,手由心。用工當在心,不在銜。
下一篇:有人于此,其孫呼之曰祖,其祖呼之曰孫,其子呼之曰父,其父呼之曰子,其舅呼之曰甥,其甥呼之曰舅,其伯叔呼之曰侄,其侄呼之曰伯叔,其兄呼之曰弟,其弟呼之曰兄,其翁呼之曰婿,其婿呼之曰翁,畢竟是幾人?曰:一人也。呼之畢竟孰是?曰:皆是也。吁!“仁者見之謂之仁,知者見之謂之知”。無怪矣,道二乎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