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句】古人事業精專,志向果確①,一到手便做,故孔子治魯三月而教化大行。今世居官,奔走奉承,簿書期會,不緊要底虛文,先占了大半工夫,況平日又無修政立事之心、急君愛民之志,蹉跎因循②,但以浮泛之精神了目前之俗事。即有志者,亦不過將正經職業帶修一二足矣。誰始此風?誰甚此風?誰當責任而不易此風?此三人之罪不止于罷黜矣。
【譯文】古人對于自己從事的事業專心一意,精益求精,志向果斷堅定,事情一到手就做,因此孔子治魯,三個月教化大行。現在人做官,只是奔走權門,奉承權貴,寫寫文書,定個期限,干這些不緊要的虛套,先占了一大半工夫。況且平日又沒有修政立事的心思、急君愛民的志向,只是蹉跎因循,只以浮泛的精神應付目前的俗事。即使有點兒志向的人,也不過將正經事情捎帶做一兩件而已。這種風氣是從誰開始的?又是誰讓此風盛行的?誰擔當糾正風氣的職責而又不加改變?這三種人的罪過不只是把他們罷了官就可抵罪的。
注釋
【注釋】①果確:堅定專一。 ②蹉跎:失時,虛度歲月。
上一篇:作“焉能為有無”底人,以之居鄉,盡可容得。只是受一命之寄,便是曠一命之官;在一日之職,便是廢一日之業。況碌碌茍茍,久居高華,唐、虞、三代課官是如此否?今以其不貪酷也而容之,以其善夤緣也而進之,國一無所賴,民一無所裨,而俾之貪位竊祿,此人何足責?用人者無辭矣。
下一篇:法者,一也。法曹者,執此一也。以貧富貴賤二之,則非法矣。或曰:親貴難與疏賤同法。曰:是也,八議已別之矣。八議之所不別而亦二之,將何說之辭?夫執天子之法而顧忌己之爵祿,以徇高明而虐煢獨,如國法天道何?裂綱壞紀,摧善長惡,國必病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