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句】周子謂:“圣可學乎?曰無欲①。”愚謂圣人不能無欲,七情中合下有欲。孔子曰己欲立欲達②。孟子有云:“廣土眾民,君子欲之③。”天欲不可無,人欲不可有。天欲,公也;人欲,私也。周子云“圣無欲”,愚云:不如圣無私。此二字者,三氏之所以異也④。
【譯文】周敦頤說:“圣人可以學習嗎?要學的重要一點,就是無欲。”我認為圣人不能無欲,七情中當初就包含“欲”這一情。孔子說: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。”孟子說:“廣土眾民,君子欲之。”天欲不可無,人欲不可有。天欲是公,人欲是私。周子說“圣人無欲”,我說:不如說圣人無私。無欲還是無私,這正是儒、道、釋三家不同的地方。
注釋
【注釋】①圣可學乎?曰無欲:語出周敦頤《通書·圣學》,原文為:“圣可學乎?曰:可。曰:有要乎?曰:有。請聞焉。曰:一為要,一者,無欲也。” ②己欲立欲達:語出《論語·雍也》:“子曰:……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。” ③廣土眾民,君子欲之:語出《孟子·盡心上》。 ④三氏各有所主,道主虛,佛主空,儒主有。
上一篇:孔子七十而后從心,六十九歲未敢從也。眾人一生只是從心,從心安得好?圣學戰戰兢兢只是降伏一個“從”字,不曰“戒慎恐懼”,則曰“憂勤惕勵”,防其從也。豈無樂時?樂也只是樂天。眾人之樂則異是矣。任意若不離道,圣賢性不與人殊,何苦若此?
下一篇:室中之斗,市上之爭,彼所據各有一方也。一方之見皆是己非人,而濟之以不相下之氣,故寧死而不平。嗚呼!此猶愚人也。賢臣之爭政,賢士之爭理亦然。此言語之所以日多,而后來者益莫知所抉擇也。故為下愚人作法吏易,為士君子所折衷難,非斷之難,而服之難也。根本處在不見心而任口,恥屈人而好勝,是室人市兒之見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