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善治內者,不治外》原文與賞析
夫善治外者,物未必治,而身交苦;善治內者,物未必亂,而性交逸。以若之治外,其法可暫行于一國,未合于人心;以我之治內,可推之于天下,君臣之道息矣①。(《列子·楊朱》)
【注釋】 ①善:善于。外、內:外,外物,指禮義、制度等;內,內心,指性情、自然等。
【譯文】 善于治理外物的,外物未必就治理了,而自己的身心卻受勞苦;善于治理內心的,外物未必就混亂,而自己的性情卻得安逸。用你的方法治理外物,那種措施可暫時在一個國家施行,卻未必合乎人心;用我的方法治理內心,這種自治的方法可以在全天下推行,君臣之道就用不著了。
【感悟】 用自然反對名教,用人性反抗禮俗。有學者認為這是魏晉玄學中名士的思想。其實,老子、莊子都不乏這種思想,甚至比這更激越。筆者認為,這應該是道家學派中楊朱學派“自治”的思想。
上一篇:《善政得民財,善教得民心》原文與賞析
下一篇:《善治者,使跖可信》原文與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