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句】室中之斗,市上之爭,彼所據各有一方也。一方之見皆是己非人①,而濟之以不相下之氣,故寧死而不平。嗚呼!此猶愚人也。賢臣之爭政,賢士之爭理亦然。此言語之所以日多,而后來者益莫知所抉擇也。故為下愚人作法吏易,為士君子所折衷難,非斷之難,而服之難也。根本處在不見心而任口,恥屈人而好勝,是室人市兒之見也。
【譯文】室內的爭斗,街上的爭鬧,都是因為雙方各持己見。每方都認為自己正確,對方錯誤,再加上不愿認輸的氣勢,所以寧死也不愿平息爭端。唉!這和愚蠢的人是一樣的。賢臣為了政見而爭,賢士為了真理而爭,也是如此,這就使各自所講的理由越來越多,而使后來的人無所適從。所以為普通人判斷是非很容易,為士君子評判是非就很難。不是判斷難,是使他們心服難。這其中根本的原因是不了解他的內心,只能聽他的語言,而他們又恥于認輸而爭強好勝,這只是普通婦女和市兒的見識啊!
注釋
【注釋】①是己非人:以己為是,以人為非。
上一篇:周子謂:“圣可學乎?曰無欲。”愚謂圣人不能無欲,七情中合下有欲。孔子曰己欲立欲達。孟子有云:“廣土眾民,君子欲之。”天欲不可無,人欲不可有。天欲,公也;人欲,私也。周子云“圣無欲”,愚云:不如圣無私。此二字者,三氏之所以異也。
下一篇:隱逸之士只優于貪榮戀勢人,畢竟在行道濟時者之下。君子重之,所以羞富貴利達之流也。若高自標榜,塵視朝紳而自謂清流,傲然獨得,則圣世之罪人也。夫不仕無義,宇宙內皆儒者事,奈之何潔身娛己棄天下理亂于不聞,而又非笑堯舜稷契之儔哉?使天下而皆我也,我且不得有其身,況有此樂乎?予無用世具,行將老桑麻間,故敢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