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句】圣賢養(yǎng)得天所賦之理完,仙家養(yǎng)得天所賦之氣完,然出陽脫殼,仙家未嘗不死,特留得此氣常存。性盡道全,圣賢未嘗不死,只是為此理常存。若修短存亡①,則又系乎氣質(zhì)之厚薄,圣賢不計(jì)也。
【譯文】圣賢把上天賦予他們的理修養(yǎng)得完全,仙家把上天賦予他們的氣修養(yǎng)得完全。然而仙家修得出陽脫胎,但也未嘗不死,只是留得上天賦予他們的氣常存罷了。圣賢只能做到盡自己的本性使天道更為完備,圣賢也未嘗不死,只是上天賦予他們的理常存罷了。至于壽命的長短、生命的存亡,又在于氣質(zhì)的厚薄,圣賢是不放在心上的。
注釋
【注釋】①修短:長短,指壽命之長短。
上一篇:“清”、“任”、“和”、“時”是孟子與四圣人議定底謚法,“祖述堯舜,憲章文武,上律天時,下襲水土”,是子思作仲尼底贊語。
下一篇:堯舜功業(yè)如此之大,道德如此之全,孔子稱贊不啻口出。在堯舜心上有多少缺然不滿足處,道原體不盡,心原趁不滿,勢分不可強(qiáng),力量不可勉,圣人怎放得下?是以圣人身囿于勢分力量之中,心長于勢分力量之外,才覺足了,便不是堯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