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高斯得·汪熔習齋銘》原文注釋與譯文
人之知道,由學之故。學而不習,學則不固。生熟之度,盍驗諸心①。九醖味厚②,七八色深。是以中庸③,貴乎弗措④。所謂知新,弗離乎故。或繹于心⑤,或體于行。表里互發,精義入神。顏曾以之⑥,優入圣域。予何人哉?胡不是則⑦。
【注釋】
①盍(he):何不。
②九醖:一種經過重釀的美酒。
③中庸:儒家的一種主張,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,不左不右的態度。
④措:拋棄。
⑤繹:抽出或理出事物的頭緒來。
⑥顏曾:顏淵和曾參,孔子弟子。
⑦則:準則。
【譯文】
人知道道理,由于學習的原故。學了而不復習,學的就不鞏固。生熟的程度,何不用心來檢驗。一種經過重釀的美酒味道醇美,花兒開到七八成的時候顏色最深。因此對于中庸,可貴的是不拋棄。所謂知新,離不開故。或在心里琢磨,或用行動體驗。表里互相發明,就能了解精義達到出神入化的地步。顏淵和曾參這樣做,優秀地進入圣人的領域。我是什么人呢?為什么不把這個當作準則呢?
上一篇:《屈大均·死庵銘》原文注釋與譯文
下一篇:《胡祗遹·濟寧座右銘》原文注釋與譯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