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句】君子以見善則遷,有過則改。
【注釋】
選自《周易·益·象傳》。
善:指善行,善事。
遷:追隨,效仿。
【賞析】
這是《周易·益·象傳》中的一句話:
“君子以見善則遷,有過則改。”
意思是:君子見到善人善行善事,就毫不遲疑地追隨、仿效;發(fā)現(xiàn)自己有過失,就毫不猶豫地改正。
人世百態(tài),有善良,也有罪惡;人可以作出世間最美好的善舉,也可以干出世間最丑惡的勾當。善給人帶來福音,惡給人造成禍殃。所以人們總是喜善厭惡,揚善懲惡。句中“見善則遷,有過則改”,就是這種思想愿望的真實反映。
人們希望為君子者,進行人生修養(yǎng),除惡揚善,棄惡從善,致力于克己奉公的事業(yè)。為君子者不在于不犯錯誤,而在于一旦發(fā)現(xiàn)自己有過錯,或無意中做了壞事,能雷厲風行地改正。春秋時左丘明說:“人誰無過,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”明代王守仁指出:“失過者自大賢所不免,然不害其卒為大賢者,為其能改也,故不貴于無過,而貴于能改過。”
所以,見善則遷,有過能改,是君子注重個人品德修養(yǎng)、追求高尚人生價值的體現(xiàn)。
上一篇:宋玉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
下一篇:鬼谷子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