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句】不積跬步,無以至千里;不積小流,無以成江海。
【注釋】
選自《荀子·勸學》。
積:積累。
跬步:半步。古人以舉足一次為跬,舉足兩次為步,故半步為“跬”。
至:達到。
【賞析】
荀子善用比喻,來闡明學習的道理,勉勵后生努力學習。他的比喻往往妙趣橫生,形象鮮明,能夠使學習的道理變得通俗易懂,人人都能接受。同時,他還善用排比句法,使語言顯得十分簡潔而有力量。他在《勸學》篇里說:
“不積跬步,無以至千里;不積小流,無以成江海。”
意思是:不一步一步走,無法達到千里之遠,不匯集眾多小溪流,無法形成浩瀚的江海。
荀子認為,人的知識才能,只能慢慢地積累,逐漸地豐富。決不能貪多求快,揠苗助長,也不要指望一夜之間成就大學問;要有螞蟻啃骨頭的精神,從一道題一個運算公式做起,踏踏實實地學,堅持不懈,持之以恒,這樣“跬步千里”,匯流成河,就可以積小智為大智,積小勝為大勝,去獲取更大的成功。如果三天打魚,兩天曬網,或者半途而廢,功虧一簣,就什么也得不到,更遑論人生的理想抱負了。
上一篇:青,取之于藍,而青于藍;冰,水為之,而寒于水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
下一篇:君子以遏惡揚善,順天休命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