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句】嗟乎!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!
【注釋】
選自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。
燕雀:一種小鳥。
安:怎么,怎能。
鴻鵠:天鵝。因飛得很高,常用來比喻志向遠大的人。
【賞析】
陳涉少年時,曾被人雇傭種田。一天累了,他停止耕作,心中悵然良久,對大伙說:“如果我將來富貴了,決不會忘了一起共過患難的朋友。”大家笑了起來,說道:“你一個種田的人,哪來的富貴呢?”陳涉聽了伙伴們的話,嘆息一聲說:
“嗟乎!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!”
意思是:唉,小小的雀鳥怎么可能知道天鵝的宏大志向呢!
陳涉(?—前208)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位農民起義領袖,陽城(在今安徽省界首市境)人。秦統一天下后,賦役繁重,刑政苛暴,百姓敢怒而不敢言。秦二世元年(前209),陳涉被征屯戍漁陽(今北京市密云西南),同吳廣在蘄縣大澤鄉(今安徽宿縣東南劉村集)率戍卒九百人揭竿而起,天下響應,義軍云合,很快發展到數萬人,遂在陳縣(今河南省淮陽)建立了張楚政權,自立為楚王。后來兵敗,被其衛士殺害。
陳涉年輕時便胸有大志,但他那些傭耕的伙伴們不理解,所以陳涉嘆息說:小小的雀鳥,怎么可能知道天鵝的宏大志向呢!句中以燕雀和鴻鵠相比,突出了陳涉不凡的志向。后來高舉義旗,反抗暴秦,終于將天下窮苦百姓從嚴刑峻法的統治下解放了出來。
成語“燕雀不知鴻鵠志”即源于此。常用來比喻平庸的人不理解杰出人物的胸襟和大志。三國魏曹植《蝦鳣篇》有:“燕雀戲藩柴,安識鴻鵠游。”
上一篇: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輕于鴻毛,用之所趨異也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
下一篇:國風好色而不淫,小雅怨誹而不亂。若《離騷》者,可謂兼之矣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