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句】意合則胡越為兄弟,由余子臧是矣;不合則骨肉為仇敵,朱象管蔡是矣。
【注釋】
選自漢·鄒陽《獄中上梁王書》。
朱:丹朱,堯之子,因不賢,堯禪位于舜。
象:舜后母弟,驕縱兇狠,常欲殺舜。
管、蔡:管叔、蔡叔,周武王弟,周公兄。
【賞析】
《獄中上梁王書》是鄒陽身陷囹圄時寫的一篇酣暢淋漓的千古奇文。作者以忠信自期為主旨,表達了一介“恢廓之士”不“誘于威重之權”,不“脅于位勢之貴”,不“事諂諛之人”的崇高人格修養,因而產生了一種特有的浩然之氣和打動人心的力量。
鄒陽認為,一個圣明的君主應該“公聽并觀、垂明當世”,而不應該偏聽偏信,忠奸不辨。春秋戰國時,魯定公聽信大夫季孫的話,接受齊國送的女樂,怠于政事,三日不朝,致使孔子辭官離去。宋國國君聽信子罕的詭計,囚禁墨翟(即墨子,墨家創始人,戰國時曾為宋國大夫),致使國家危急。所以鄒陽說:
“意合則胡越為兄弟,由余子臧是矣;不合則骨肉為仇敵,朱象管蔡是矣。”
意思是:(人主與臣下)思想感情一致了,即使胡人和越人也可以成為兄弟,由余和子臧就是這樣的;思想感情不和,親骨肉也會成為仇敵,朱、象和管、蔡就是如此。
由余的祖先是晉國人,遷居西戎。秦穆公發現他有才干,用計謀迫使他歸降秦國。后來,秦依靠由余攻取西戎,開地千里,稱霸一時。齊國用越人子臧而使國力大增。這是君臣相知,猶如兄弟。堯之子丹朱為人頑兇不肖,故堯禪位于舜。象是舜的異母弟,卻與父母共謀,欲害死舜。管叔、蔡叔是周武王的弟弟,周公的哥哥。周武王死后,成王年少,由周公攝政。管叔、蔡叔不滿周公攝政,挾持武庚叛亂,周公奉成王之命,率軍東征,誅殺管叔,放逐蔡叔。這是骨肉不合,終為仇敵。
秦穆公和齊國不為世俗的偏見所惑,用了戎人由余和越人子臧,結果國富民強,稱霸中國。與丹朱、象、管叔、蔡叔形成鮮明的對比,說明人主兼聽并觀則明,偏聽獨任則失。所以,人主要成就一番事業,必須遠離阿諛奉承、嫉賢妒能的奸佞小人,而要像秦穆公和齊國那樣,不拘一格任用賢才。
上一篇:磨礱底礪,不見其損,有時而盡;種樹畜養,不見其益,有時而大;積德累行,不知其善,有時而用;棄義背理,不知其惡,有時而亡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
下一篇:晉文親其仇,而強伯諸侯;齊桓用其仇,而一匡天下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