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非明而后可以施賞罰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
【名句】是非明而后可以施賞罰。
【釋義】是非分明之后就可以實施賞罰了。
【點評】賞罰要以是非分明作為根據(jù)。
參考文獻
宋·王安石《九變而賞罰可言》
猜你喜歡
- 《登車攬轡,有澄清天下之志.》是什么意思,出處是出自哪里?
- 關(guān)于婚姻家庭·母親的名人名言大全
- 關(guān)于《海洋》見解、觀點和看法
- 文王拘而演《周易》;仲尼厄而作《春秋》;屈原放逐,乃賦《離騷》;左丘失明,厥有《國語》;孫子臏腳,兵法修列;不韋遷蜀,世傳《呂覽》;韓非囚秦,《說難》、《孤憤》;《詩》三百篇,大底賢圣發(fā)憤之所作也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
- 一人多避忌,家有慶賀,一切尚紅而惡素。客有乘白馬者,不令入廄閑。有少年面白者,善諧謔,以朱涂面入,主人驚問。生曰:“知翁之惡素也,不敢以白面取罪。”滿座大笑,主人愧而改之。
- 《殘杯與冷炙,到處潛悲辛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- 處世名言·圍爐夜話—清王永彬《人生無愧懟·霞光滿桑榆》原文|譯文|賞析
- 《西南萬壑溝,勁敵兩崖開.地與山根裂,江從月窟來.》原詩出處,譯文,注釋
- 關(guān)于《漏洞》見解句子、觀點和看法
- 《酒是治愁藥,書是引睡媒》什么意思|全詩|出處|賞析
- 形神一息不相離,道器一息不相無,故道無精粗,言精粗者妄也。因與一客共酌,指案上羅列者謂之曰:這安排必有停妥處,是天然自有底道理。那僮仆見一豆上案,將滿案尊俎東移西動,莫知措手。那熟底入眼便有定位,未來便有安排,新者近前,舊者退后,飲食居左,匙箸居右,重積不相掩,參錯不相亂,布置得宜,楚楚齊齊。這個是粗底,若說神化性命不在此,卻在何處?若說這里有神化性命,這個工夫還欠缺否?推之耕耘簸揚之夫、炊爨烹調(diào)
- 《自古皆有死,義不污腥膻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釋,句意,翻譯
- 關(guān)于《索取》見解句子、觀點和看法
- 《質(zhì)本潔來還潔去,不教污淖陷渠溝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- 《曉上江樓最上層,去帆婀娜意難勝.》原詩出處,譯文,注釋
- 《不知而言不智,知而不言不忠。》是什么意思|譯文|出處
- 朝避猛虎,夕避長蛇,磨牙吮血,殺人如麻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
- 《月上柳梢頭,人約黃昏后.》是什么意思,出處是出自哪里?
- 天下之患,莫大于茍可以而止。養(yǎng)頹靡不復振之習,成極重不可反之勢,皆“茍可以”三字為之也。是以圣人之治身也勤勵不息,其治民也鼓舞不倦,不以無事廢常規(guī),不以無害忽小失。非多事,非好勞也,誠知夫天下之事,廑未然之憂者尚多或然之悔,懷太過之慮者猶貽不及之憂,兢慎始之圖者不免怠終之患故耳。
- 不責人所不及,不強人所不能,不苦人所不好
- 闑內(nèi)不理,無以整外。|什么意思|大意|...
- 《故君子之治人也,即以其人之道,還治...
- 《夫心貴乎公,而量貴乎大,公則視人如...
- 《和以處眾,寬以接下,恕以待人,君子...
- 《君子揚人之善,小人訐(jie結(jié))人之惡...
- 《君子不責人所不及,不強人所不能.》...
- 《己是而彼非,不當與非爭;己非而彼是...
- 《達人大觀兮,無物不可.》什么意思,...
- 《不知則問,不能則學.雖智必質(zhì),然后...
- 《人無弘量,但有小謹,不能大立也.》...
上一篇:按善惡見聞之實,斷是非去取之疑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
下一篇:驕奢生于富貴,禍亂生于疏忽。|什么意思|大意|注釋|出處|譯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