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納諫者昌,拒諫者亡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
諫:諫諍,直言規勸。采納別人的意見就會昌盛,拒絕別人的意見就會衰亡。《金史·完顏伯嘉傳》:“自古帝王莫不欲法堯、舜而恥為桀、紂,蓋堯、舜納諫,桀、紂拒諫也。故曰:‘納諫者昌,拒諫者亡。’”
【例】“納諫者昌,拒諫者亡。”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。廣開言路,就會迎來繁榮盛世;堵塞言路,只能造成萬馬齊喑。(聞拴喜《“納諫”啟示錄》)
《納諫者昌,拒諫者亡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
諫:諫諍,直言規勸。采納別人的意見就會昌盛,拒絕別人的意見就會衰亡。《金史·完顏伯嘉傳》:“自古帝王莫不欲法堯、舜而恥為桀、紂,蓋堯、舜納諫,桀、紂拒諫也。故曰:‘納諫者昌,拒諫者亡。’”
【例】“納諫者昌,拒諫者亡。”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。廣開言路,就會迎來繁榮盛世;堵塞言路,只能造成萬馬齊喑。(聞拴喜《“納諫”啟示錄》)
上一篇:《粒米必珍,富之源也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
下一篇:《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