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怯生于勇,弱生于強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
膽怯產生于勇敢,弱小產生于強大。指怯和勇、弱和強都會隨著形勢而互相轉化。《孫子·兵勢》:“怯生于勇,弱生于強。治亂,數也;勇怯,勢也;強弱,形也。”
【例】“激氣”是指調動將士內心深處的自尊、自愛、好勝等潛在因素,使其升華為戰斗熱情,積極實現既定目標的一種謀略。孫武在《作戰篇》中提出的“故殺敵者,怒也”,在《九地篇》中提出的“并氣積力”和在《勢篇》中提出的“怯生于勇,弱生于強”等都是“激氣”思想的具體表述。在孫武看來,“激氣”可成勇,勇可生威。(李宏軍《強敵當頭需“激氣成勇”》)
上一篇:《律己宜帶秋氣,處世宜帶春氣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
下一篇:《情必近于癡而始真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釋,句意,翻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