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長恨人心不如水,等閑平地起波瀾。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【名句】長恨人心不如水,等閑平地起波瀾。
【出處】唐·劉禹錫《竹枝詞九首》
【譯注】時常痛恨人心還不如水,會無緣無故地平地起波瀾。等閑:無端地。起波瀾:指人與人之間起事端,鬧糾紛。
【用法例釋】一、用以形容人心叵測。[例]在熙熙攘攘的人海里,許多朝夕相處的人,卻互懷戒備,或至勾心斗角,心靈永遠不能溝通。在聚會應酬、迫不得已需要交談時,也暗自穿上層層鎧甲,提防著舌底射來的毒箭。盡管這樣,依然防不勝防。“堪嘆人心不如水,等閑平地起波瀾。”(蔣維明《漓水紅妝》)二、用以形容有人無事生非,興風作浪。[例]“長恨人心不如水,等閑平地起波瀾。”社會上就有這么一小撮人,喜歡無事生非,造謠惑眾。(阿華《張記者外傳》)
上一篇:《長安陌上無窮樹,唯有垂楊管別離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下一篇:《門前冷落車馬稀,老大嫁作商人婦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