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君子防未然,不處嫌疑間。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整冠。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【名句】君子防未然,不處嫌疑間。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整冠。
【出處】漢·樂府古辭《君子行》,一說為三國魏曹植所作
【譯注】處事得體的人在事情還沒有發生時就知道防范,不置身于嫌疑之間。瓜田里不彎腰提弄鞋子,李樹下不舉手整理帽子。君子:品德高尚,行為端正,處事得體的人。未然:還沒有成為事實。納履(lǚ):整理鞋子。整冠:戴好帽子。
【用法例釋】用以說明在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應謹言慎行,免招別人誤會。[例]古詩說:“君子防未然,不處嫌疑間。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整冠。”多看多聽多想,步步自己檢點,盡可能地避免被人家誤會,當然是人人應當努力的。(粱容若《誤會》)
上一篇:《向來相送人,各自還其家.親戚或余悲,他人亦已歌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下一篇:《君王城上豎降旗,妾在深宮那得知?十四萬人齊解甲,更無一個是男兒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