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李凝幽居
作者: 江楓
【原文】:
賈島
閑居少鄰井,草徑入荒園。
鳥宿池邊樹,僧敲月下門。
過橋分野色,移石動云根。
暫去還來此,幽期不負言。
【原文作者】:賈島
【鑒賞】:
唐代著名的苦吟詩人賈島,是個和尚,寫詩很刻苦認真。當他專心構思詩句、苦吟苦思的時候,外界的整個世界都會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。有一次,賈島騎驢訪友人李凝住處,未遇,便在門墻上題了上面這首詩。
詩的大意說:李凝住的地方很幽靜,連鄰舍人家也不大見。草間有一條小路,直通到友人的荒園子里。夜來更加寂靜了,鳥兒已經棲宿在池邊的樹上,一個和尚在月光下來敲老友的門。過橋后的原野又是一番景色,晚風輕拂,云腳飄移,仿佛山石在移動。沒有遇見你,我可要走了,但我還要回來的,和您相約一起隱居,決不食言。況且這里的風景這么美呢!
詩描寫了李凝幽居獨處的環(huán)境,和他夜來叩門的情景,寫出這里自然恬淡、幽美迷人的景色,流露出自己也將前來隱居的意向。“鳥宿池邊樹,僧敲月下門。”這一聯(lián),意境很美,在那月光皎潔、萬籟俱寂的夜晚,詩人輕輕的敲門聲,驚動宿鳥,引起一陣不安的噪動,從窩中飛出轉了幾圈,又棲宿巢中了。寫出了一個極其幽靜美妙的境界。賈島對“僧敲月下門”這一句用“敲”字好,還是用“推”字好,捉摸不定。回來的路上,騎在驢背上還在反復吟詠,并引手作“推”“敲”之勢。不覺一頭撞著京兆尹韓愈的儀仗隊,隨即被抓到韓愈馬前問罪。賈島只好將路上做詩,神情恍惚的原因說了。韓愈當時已是著名文學家,為人很愛才,感到這位青年和尚精神可嘉,便幫他斟詞酌句,立馬很久,對賈島說道:“推敲二字比較,當用‘敲’字好!”賈島經這一點撥,茅塞頓開。是的,表現(xiàn)空山夜靜,月明鳥驚的意境,用“敲”字,在音響上更能起好的藝術效果呀!從此,二人成了詩友。
賈島因刻苦用功,寫出不少著名的好詩,和當時詩壇上另一位詩人孟郊齊名。孟郊也是韓愈賞識的,孟郊大賈島二十八歲,先去世,韓愈很傷心,寫了一首詩贈賈島,詩云:“孟郊死葬北邙山,日月風云頓覺閑。天恐文章渾斷絕,再生賈島在人間。”從這首詩可見韓愈對賈島如何推崇了。賈島的成功,說明一個人天賦有高低,文思有遲速,但只要發(fā)奮勤學,把全部精力貢獻給自己的理想和事業(yè),同樣是可以大有作為的。
上一篇:《題木居士(火透波穿不計春)》少兒唐詩鑒賞
下一篇:《題破山寺后禪院》少兒唐詩鑒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