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得成比目何辭死,愿作鴛鴦不羨仙。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【名句】得成比目何辭死,愿作鴛鴦不羨仙。
【出處】唐·盧照鄰《長安古意》
【譯注】能像比目魚那樣成雙成對,雖死不辭;寧愿做相依相伴的鴛鴦,而不羨慕當神仙。比目:比目魚,總是成雙配對地游動。鴛鴦:雌雄偶居不離,故稱“匹鳥”,后因以比喻夫妻。
【用法例釋】用以形容對愛情的渴望和珍視。[例]這種別情,這種相思雖然浸透了憂愁苦楚,但就總體傾向而言卻愁而無怨,苦而不悔,這一特點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愛情文學所表現的“得成比目何辭死,愿作鴛鴦不羨仙”的愛情理想。(陶東風、徐莉萍《死亡·情愛·隱逸·思鄉》)
上一篇:《待到重陽日,還來就菊花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下一篇:《心非木石豈無感?吞聲躑躅不敢言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