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何當(dāng)共剪西窗燭,卻話巴山夜雨時。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【名句】何當(dāng)共剪西窗燭,卻話巴山夜雨時。
【出處】唐·李商隱《夜雨寄北》
【譯注】何時才能和你坐在西窗下,一邊剪去燭芯,一邊追述今日巴山夜雨之時我對你的思念?何當(dāng):何時能。剪燭:剪去燒殘的燭芯,使燈光更明亮。卻話:再說起。卻,再。巴山:泛指四川境內(nèi)的山。巴,古國名,在今四川省東部和重慶市一帶。
【用法例釋】用以形容期望與親友見面和敘談。[例]“何當(dāng)共剪西窗燭,卻話巴山夜雨時”,往事如煙,滄海桑田,李商隱的名句便愈念念于心。我那可敬的忘年朋友,……我們還能有幸重逢么?我期待著。(李放眉《夜雨西窗“燭火”明》)
上一篇:《但見新人笑,那聞舊人哭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下一篇:《作詩無古今,唯造平淡難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