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自古驅民在信誠,一言為重百金輕。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【名句】自古驅民在信誠,一言為重百金輕。
【出處】宋·王安石《商鞅》
【譯注】自古以來,統治者要驅使民眾,就要講求誠信,須知一句諾言的分量比百金還重。驅:驅使,差遣。金:古代計算貨幣的單位,秦時以二十兩銅為一金。
【用法例釋】一、用以說明當政者言出必行,一諾千金,才能取信于民,得到擁護。[例]“自古驅民在信誠,一言為重百金輕。”連封建王朝的政治家王安石都知道這個理兒,何況躬身踐行“三個代表”的共產黨人! (武立真《大銀川建設進行時》)二、用以說明為人處世應該講究誠信,恪守承諾,才能取信于人。[例]北宋大詩人王安石有詩:“自古驅民貴信誠,一言為重百金輕。”其實,社會生活中的“無戲言”,就是莊嚴的承諾,作為一種道德規范,任何人都是必須遵守的。(屈超耘《不單是“懸賞無戲言”》)
上一篇:《自古功名亦苦辛,行藏終欲付何人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下一篇:《致君堯舜上,再使風俗淳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