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海壓竹枝低復舉,風吹山角晦還明。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【名句】海壓竹枝低復舉,風吹山角晦還明。
【出處】宋·陳與義《觀雨》
【譯注】大雨傾瀉,竹枝時低時高;風吹山角,山色乍明乍暗。海:指大雨,形容其如翻江倒海。晦:昏暗。
【用法例釋】一、用以形容風雨來臨時草樹俯仰搖擺,天色忽明忽暗的景象。[例]“前江后嶺通云氣,萬壑千林送雨聲。海壓竹枝低復舉,風吹山角晦還明。”臺風,是橡膠樹的天敵。橡膠樹干很脆,抗風能力極差。臺風一來,膠園的橡膠樹,經常被臺風吹得東倒西歪,被臺風吹斷的也很多。這時候,我們必須冒著大風雨去鋸斷橡膠樹的殘枝,扶植起橡膠樹,打掃戰場。(葉祥《知青回憶錄》)二、用以比喻形勢由壞轉好,或比喻不利情形下仍堅持抗爭。[例]“海壓竹枝低復舉,風吹山角晦還明”,經歷過風風雨雨,我們現在對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和認識已經“低復舉”、“晦還明”了。(溫濟澤《真理標準討論中的一段曲折》)
上一篇:《洛陽城里見秋風,欲作家書意萬重.復恐匆匆說不盡,行人臨發又開封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下一篇:《海日生殘夜,江春入舊年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