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此情可待成追憶,只是當時已惘然。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【名句】此情可待成追憶,只是當時已惘然。
【出處】唐·李商隱《錦瑟》
【譯注】這樣凄愴的情懷哪會等到今天追憶時才產生,在當時就讓人悵惘不已了。可待:豈待。惘然:悵惘、失意的樣子。
【用法例釋】一、用以說明某種情懷不是追憶往事時才有,而是在當時就已產生。[例]我甚至沒有碰過她的一片葉子,可她的聲音,她的笑容,和那片如夢的綠,卻永遠珍藏在我的記憶中。“此情可待成追憶,只是當時已惘然”。李商隱是對的。一片情思豈是等到追憶時才有? 對美的得而復失的惆悵感其實往往在見到時便已產生了。(張長《一個綠的記憶》)二、用以形容某些事情令人追懷,值得回味。[例]這種寂寞,對失落的情誼的惋惜懷戀,成人也許更多,“此情可待成追憶,只是當時已惘然”呀! (邵燕祥《憂樂百篇》)
上一篇:《欲識潮頭高幾許,越山渾在浪花中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下一篇:《此情無計可消除,才下眉頭,卻上心頭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