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問渠那得清如許,為有源頭活水來?!肥裁匆馑紎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【名句】問渠那得清如許,為有源頭活水來。
【出處】宋·朱熹《觀書有感二首》
【譯注】問塘水怎么會這樣清澈,是因為源頭有活水不斷地流來。渠:它,指池塘的水。那:同“哪”。如許:如此。
【用法例釋】一、用以形容清流潺潺,源源不斷。[例]更奇妙的是那在田疇里漾青泛綠的汩汩流水,蜿蜒交錯,波光瀲滟,使這鋪青疊翠的豐腴之地,顯得更加生機勃勃?!皢柷堑们迦缭S,為有源頭活水來?!庇|景生情,無意之中,我吟出了這首古詩。(李松奎《古堰懷古》)二、用以說明事物或人能保持清新和活力,是由于不斷地攝取或補充新鮮要素。[例1]只是到了80年代,才為他(她)們的成長,提供了足夠的條件。于是,這棵文學之樹,不斷有新鮮力量的進入,“問渠那得清如許,為有源頭活水來”,便益發地婆娑多姿,聳立中天,十分的有氣勢了。(李國文《大樹正豐華》)[例2]宋朝的朱熹在《觀書有感》一詩中寫道:“問渠那得清如許,為有源頭活水來?!绷魉桓怯捎谒粩嘣谶\動,不斷吐故納新。學習科學,也應不斷吐故納新。只有不斷從科學源頭引入活水,方能防止知識老化。(葉永烈《警惕“知識老化”》)
上一篇:《長恨春歸無覓處,不知轉入此中來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下一篇:《陶盡門前土,屋上無片瓦.十指不沾泥,鱗鱗居大廈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