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長恨春歸無覓處,不知轉入此中來。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【名句】長恨春歸無覓處,不知轉入此中來。
【出處】唐·白居易《大林寺桃花》
【譯注】一直怨恨春天歸去無處尋覓,殊不知竟轉到這山里來了。
【用法例釋】一、用以形容某處竟有意想不到的春景。[例]那數不盡的清泉,伴隨著微微的山風,給游覽者送來了在別處只有春天才能享受到的涼爽。唐代詩人白居易“長恨春歸無覓處,不知轉入此中來”的名句,好像就是為召喚人們盛夏游山而寫的! (程士華《飛泉不讓匡廬瀑》)二、用以比喻正為某事物或人的消失而抱怨,不料卻在某處發現了。[例]這些年來,我們常常慨嘆世風日下,人情淡薄;但在朱文斌一家人的身上,我們卻看到了五十年代那種全心全意、無私奉獻的精神。這正是“長恨春歸無覓處,不知轉入此中來。”(彭慶生《尋夢長沙》)三、用以比喻某種意想不到的轉變。[例]“文化大革命”終于迫使我退出了新聞界,天天編呀,改呀,寫呀,校呀,忙得“不亦樂乎”的生活從此告一段落;于是,我正如白居易寫的兩句詩:“長恨春歸無覓處,不知轉入此中來。”原來眼前又換了另外一個天地。(劉逸生《學海苦航》)
上一篇:《鋒鏑牢囚取次過,依然不廢我弦歌.死猶未肯輸心去,貧亦其能奈我何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下一篇:《問渠那得清如許,為有源頭活水來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