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羌笛何須怨楊柳,春風不度玉門關。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【名句】羌笛何須怨楊柳,春風不度玉門關。
【出處】唐·王之渙《涼州詞》
【譯注】羌笛何必要吹奏《折楊柳》來埋怨楊柳的不青呢?要知道,春風從來吹不到這玉門關的。羌笛:羌,西北地區少數民族,羌笛為他們使用的一種樂器。何須:何必。楊柳:暗指北朝樂府《折楊柳》曲。玉門關: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北,是當時涼州最西部。
【用法例釋】一、用以形容北方邊遠地區的寒冷荒涼。[例]漠河村的春天雖然是姍姍來遲,卻另有一番情趣。時令雖是陽春四月,可這里仍是冰天雪地,銀裝素裹,真有“羌笛何須怨楊柳,春風不度玉門關”之感。(孟祥春《神奇絢麗的“北極村”》)二、用以說明事情的發生、形成自有其原因,不必無端埋怨。[例]“羌笛何須怨楊柳,春風不度玉門關。”龍也無辜,蛇也無辜。事在人為。出了好事,是人做的,出了壞事,也是人做的。不過,我倒覺得,怪龍怪蛇固然不可取,象龍年那樣大做文章贊龍贊蛇也不必要。(林毅《喜迎蛇年》)
上一篇:《綠蟻新醅酒,紅泥小火爐.晚來天欲雪,能飲一杯無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下一篇:《美人首飾侯王印,盡是沙中浪底來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