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王濬樓船下益州,金陵王氣黯然收。千尋鐵鎖沉江底,一片降幡出石頭?!肥裁匆馑紎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【名句】王濬樓船下益州,金陵王氣黯然收。千尋鐵鎖沉江底,一片降幡出石頭。
【出處】唐·劉禹錫《西塞山懷古》
【譯注】王濬造好戰船,率大軍從益州而下,金陵的王氣黯然消失。千百丈長的鐵鎖鏈沉人江底,一片片降旗在石頭城上升起。王濬:晉朝益州刺史。樓船:高大的戰船。益州:今四川省成都市。金陵:東吳的都城,今江蘇省南京市。王氣:古人迷信望氣之術,認為帝王所在之地有王氣,國亡則氣歇。尋:古代長度單位,八尺為一尋。鐵鎖沉江底:指東吳用鐵鏈橫攔江面,以阻擋晉軍船只,晉軍用火燒斷鎖鏈,使之沉入江底。降幡(fān):降旗。石頭:石頭城,即指金陵,故址在今江蘇省南京市。
【用法例釋】用以形容渡江作戰,直搗敵巢,敵軍大敗,繳械投降。[例]看著奔騰而去的江水,王晏清觸景生情,脫口吟道:“王濬樓船下益州,金陵王氣黯然收。千尋鐵索沉江底,一片降幡出石頭……昔日孫皓在魏軍壓境的形勢之下面縛輿櫬出降軍門,今日蔣氏一敗涂地連聲求和,二者何其相似!”(孫華炳《反戈的御林軍》)
上一篇:《獨立三邊靜,輕生一劍知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下一篇:《珊瑚枕上千行淚,不是思君是恨君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