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晝出耘田夜績麻,村莊兒女各當家。童孫未解供耕織,也傍桑陰學種瓜。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【名句】晝出耘田夜績麻,村莊兒女各當家。童孫未解供耕織,也傍桑陰學種瓜。
【出處】宋·范成大《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》
【譯注】白天去田間除草,夜晚在家里搓麻線,村莊的成年男女各有自己的農活。年幼的孫兒還不懂得耕田織布,卻也在桑樹的樹蔭下學著種瓜。耘(yún):田里除草。績:把麻搓成線。當家:擔當農事。童孫:年幼的孫子。供:從事。傍:依傍。
【用法例釋】一、用以形容農村男女老少各司其職,從早到晚忙于農活,連小孩也來幫忙或跟著模仿。[例]她忸怩了一下,便脫口而出了:晝出耘田夜績麻,村莊兒女各當家。童孫未解供耕織,也傍桑蔭學種瓜。……“那為什么不說耕田呢?”杏姑娘雖然沒有全回答出來,但詩的意思我們卻全都聽了出來,這詩寫的恰正是我們眼前的勞動生活。(李蘭、杜敏《杏姑娘》)二、用以說明人的生長環境對其興趣、愛好、才能的形成有重要影響。亦用后兩句形容小孩兒模仿成人做事或善于模仿的天性。[例]作為社會性的動物,人的才能的形成首先決定于一定的社會環境。請看南宋杰出詩人范成大寫的詩:“晝出耘田夜績麻,村莊兒女各當家。童孫未解供耕織,也傍桑蔭學種瓜。”生活在農村的孩子,不會耕田織布,自己也要在樹下挖土種瓜玩。他們像這樣耳濡目染、自幼模仿,當然易于形成種田的才能。(陳揚炯《哲學漫談》)
上一篇:《昨夜西風凋碧樹,獨上高樓,望盡天涯路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下一篇:《晴空一鶴排云上,便引詩情到碧霄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