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野火燒不盡,春風吹又生。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【名句】野火燒不盡,春風吹又生。
【出處】唐·白居易《賦得古原草送別》
【譯注】野火燒不盡草原上的野草,春風一吹,它又蓬勃地生長起來。
【用法例釋】一、用以形容草或其他生物死而復生,或贊美其生命力頑強。[例1]在人們的足跡難到的地方,像墻頭的磚縫里,屋頂的瓦棱間,靠了風沙積聚的一點泥土,靠了偶爾流過的一些雨水,小草們艱難地、但同樣充滿信心地迎接生活。我們的小草,在那纖細弱小的身軀里,竟然蘊藏著多么強大的生命力啊! 難怪古代詩人寫下的詠草的詩句:“野火燒不盡,春風吹又生”,千載之后,讀來仍然使人激動不已! (黑瑛《青青草》)[例2]“放火燒荒”毀了多少這樣的有用之材,可現在新的一代森林又成長起來了。“野火燒不盡,春風吹又生”。(張長《希望的綠葉》)二、用以比喻事物或人堅韌頑強,難以磨滅,一有時機,便又東山再起,興旺發達。[例1]我們的文化與我們的土地和人民永遠存在。正如唐詩所說:“野火燒不盡,春風吹又生”,我們的文化也是燒不盡的。(巴金《寫給讀者》)[例2]于是,他以“野火燒不盡,春風吹又生”的野草般的秉性和勇氣,從百草園走向一個決斗場! (劉宗棠《思,在百草園》)三、用以比喻丑惡、消極的事物十分頑固,一遇機會又死灰復燃,或比喻人屢教不改,故態復萌。[例1]用“野火燒不盡,春風吹又生”來形容中國的腐敗是再形象不過了。(大俠《腐敗的根源》)[例2]可惜批評過后,只當耳邊風,故態馬上復萌。這真可謂“野火燒不盡,春風吹又生”啊! (林帆《天涯何處不識“君”》)
上一篇:《重過閶門萬事非,同來何事不同歸?梧桐半死清霜后,頭白鴛鴦失伴飛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下一篇:《銀燭秋光冷畫屏,輕羅小扇撲流螢.天階夜色涼如水,坐看牽牛織女星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